在市政府第一办公区的一间会议室里,会议还没开始,与会人员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中间不乏熟人,但这么大规模的面对面交流,还是第一次。人群中,有来自3家市级平台公司的负责人,14家成都市重点项目业主单位的代表,9家银行的代表,以及10个区(市)县发改局(经发局)的代表。这一幕发生在去年3月成都市召开的首次银企对接座谈会上,得益于此,11个重点项目获得了意向融资近170亿元。
对成都地铁公司、成都交投集团、金堂兴金公司、成都中光电科技公司等重点项目业主来说,以上一幕并不陌生。成都市今年已经先后两次召开了融资对接座谈会,坐在他们对面的,则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中建八局、川投集团等金融投资机构的代表。这两次座谈会上,90多个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达到215.62亿元。政府当“红娘”,为银行和企业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牵线所搭建的融资对接平台,或将让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国有资本主动“出击”
带动投资1600亿元
本月初,成都市国资委召开了市属国企上市工作推进座谈会。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提出,在当前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形势下,应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成都市国企资本证券化进程。其中,条件成熟的企业要制订务实、详细的上市方案和工作计划,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也应考虑通过债券市场实现融资。一周之后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成都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国有企业融资总额3272.3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969.07亿元。
国有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也将剩余资本用于重点项目投资,满足了更多其他项目的融资需求。记者了解到,作为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单位,成立于2001年的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参与了成都一汽、京东方、深天马、吉利沃尔沃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引进,累计投融资超过330亿元,带动投资1600亿元,通过金融支持等带动企业为重大产业化项目配套形成超过5000亿元的产值。同时,积极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累计提供资金超过100亿元。
放大融资功能
目标对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府当“红娘”的同时,国有资本也在谋划放大融资功能。据市工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全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各板块的战略规划和企业功能定位,明确了投资方向和领域、投融资管控模式等,逐步构建起了产业投资母子基金体系,并采用市场化专业化方式进行管理,加大对信息安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高端成长型产业,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重点优势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
“当然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产融协同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成都市工投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产业投资,促进重大工业项目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发展,进而扩大产业金融业务的市场范围。另一方面,借助现有的产业金融业务,在服务中小微和创业型企业发展的同时,通过自身业务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融资能力,从而形成产业投融资的良性循环,实现产、融业务协同发展。据了解,通过担保、小贷、融资租赁和典当等金融服务,该企业已累计为近3.7万户(次)中小微及创业型、科技型企业,提供约2100亿元的融资担保等金融支持。
成都晚报记者 董亮
原标题:政府当“红娘” 为银企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