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文化报》:成都21家图书馆免费借书

2015-08-01 10:02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市民阅读门槛、提升借阅便捷度,继全市图书“通借通还”之后,自7月13日起,四川省成都市和各区(市)县21家公共图书馆全面启用第二代身份证借还图书。用身份证代替全市现有的20余种借书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证通”。

方便就要到家

一证走遍全市 阅读相伴一生

7月13日上午,高女士带着孩子来到金堂县图书馆,得知可以凭身份证免押金借书后,一下给孩子借了4本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她,用这张读者证,就可以在成都市的21家公共图书馆借还书刊。“太方便!简直方便到家了!”高女士兴奋地说。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制为依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为此,成都图书馆创新思维,在全市21家公共图书馆同步启动,实现了用身份证代替传统读者证的“升级改造”。

“全市借书证更倡导了‘阅读是公民相伴一生的权利’这一理念。”成都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用二代身份证代替读者证,在借阅方式上实现了读者简化办证和外借的手续,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改革就要彻底

全面免除押金 提高读者权限

成都图书馆这一举措全面取消了办证押金这道手续,为读者带来了便利,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零门槛”。

从7月13日起,成都市公共图书馆办证量节节攀升,据统计显示,启动第一周,成都图书馆新注册读者比以往高出4倍,比今年“世界读书日”当周翻了一番。

“如果因为押金把读者挡在了公共阅读的门外,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秉承着这种理念,成都图书馆“全市借书证”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制定了“全面免除押金”的规则,将读者的权限放宽。成都图书馆馆长胡建强表示,让真正想看书、爱看书的人走进图书馆,不仅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能,对于推广全民阅读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创新需要勇气

改变传统思维 合理流转资源

创新需要勇气,公共服务要做彻底。为增加读者总量,提升政府效能,成都市在2014年底全面实现了全市21家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市民可就近借还图书。成都也成为西部首个实现全域范围内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城市。为了打通阅读惠民“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今年3月,成都图书馆提出转换借书证的构想,最后确定用第二代身份证取代原有读者证。

成都图书馆积极改革的想法得到了成都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通过各区(市)县联动,成都市文广新局出面,说服各区(市)县馆长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最终使全市公共图书馆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分灶吃饭”的模式,真正实现了“零门槛”“无障碍”借书,让全市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流转。

打破数字阅读瓶颈

数字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由于启用了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图书,成都市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也实现了全域成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互通互联,足不出户在数字图书馆中“畅读”馆藏的8800万篇(册)数字资源,还可以聆听成都图书馆举办的近千场文化讲座。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服务平台。今年,成都图书馆拿出以前仅供本馆读者享用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与全市20个区(市)县图书馆共享,全市市民仅需通过身份证注册后就可使用。

一家专门做图书馆软件系统的公司在得知成都市的举措后连连感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推出“一证通”,但成都力度最大,也最彻底。成都市通过二代身份证代替借书证、免押金借阅的形式,在能力范围内把服务做到了最大化。 “解放思想,有为才有位”,成都图书馆人一直深信,心里装着读者,做文化才能更脚踏实地。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5年7月31日第07版 有删节)

原标题:实施“阅读惠民” 创新服务读者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