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教学方法,专门请了5个中国教师去带英国学校的学生
老师们带去了全套中式教育:升旗、早操、眼保健操、体育课…… 一个月后,噩耗传来——
中国老师直接把英国学生训哭了
英国学生更是把中国老师逼疯了
这是一部纪录片
《我们的孩子足够强大吗?中国学校》
拍摄电视台:BBC(英国广播公司)
播出时间:4日(昨日)
概要:纪录片讲述5名中国教师赴英,对汉普郡博航特中学的学生进行为期一月的“中国式教学”,四个星期的时间里,参与实验的英国学生们都穿着特制的统一校服,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一天的学习课堂,一周还有一次升国旗仪式。一天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里有两次进餐休息时间。
【课堂】
老师遭气疯 学生被训哭
来自中国的五位老师被安排在汉普郡的博航特学校进行授课,教授50名九年级学生、年龄在13~14岁的孩子,为期四个周。对这四周的教学,多位老师感觉被学生“逼疯”。
■ 居然有人在课堂上化妆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音)老师说:“我给他们布置课堂练习,希望他们专心完成,结果呢?我走进教室,发现一些学生在聊天,还有一些居然在化妆!”
■ 教学道具摔了一地
教授数学的邹海联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很有信心,在博航特他第一次教勾股定理时,决定让学生们先推论、证明再运用该定理。邹海连从中国为学生们带去了70片套环。在课堂上,他指示学生练习解开套环,并作为小礼物保存好。可晚课后检查教室时,他发现了尴尬的一幕:有些学生将套环留在课桌上,更有甚者将其落在了地上,空盒子也满地都是。
■ 管纪律?太挑战了
穿校服、每周举行一次五星红旗升旗仪式、课前做早操、课间做眼保健操、自己打扫教室,这些都被带入了英国学校,一个月来,师生积怨不少。老师杨君坦言:“在中国,我是不需要管课堂纪律的……而在这里?管纪律简直是课堂上最有挑战性的事情。”在BBC提供的纪录片截图中,授课的中国教师,与座位上欲扔纸飞机的学生形成强烈对比。
■ 上着上着,学生哭了
“有一天我在上课,突然有一个女生大哭着跑了出去,我还以为她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名老师回忆,“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老师感觉难以理解。
体育课也出现问题。纪录片中,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哭了起来。(本组稿件综合新华国际 新闻晨报)
【教案】
祖传招数 没治好英国调皮蛋
霸气的中国老师悉心地监督孩子们在学校的所有活动,这让人想起“那些年,站在后门偷偷监视的班主任”
广播体操 每天早晨,孩子们会被集体召集到草坪上做广播体操
大喇叭 中国老师拿着扬声器往英国的体育课堂上一站,小朋友们吓傻了
眼保健操 保护视力的“眼保健操”也被引进了英国课堂
【讨论】
参与者对此次中式教育实验看法如何?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英国校方以及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博航特中学校长 尼尔·史端乔:价值观造就好成绩 英国学不来
在这项实验开始之前,我曾在饭桌上见过这几位中国老师,他们的决心打动了我。但没想到上课第二天,各种报告就接踵而至,老师们称学生表现得很差劲——不参与课程、聊天,不听老师讲课。
中国式的教育方式与英国文化、价值观是相冲突的。我们的学生不习惯坐在同一个教室中和很多人组成一个集体,按照一个范围极窄的教学大纲来学习。而中国学生更喜欢摘抄黑板上的“内容”,因为他们认为这可以帮助记忆。
若要问我从这项实验中学到什么,那就是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越长,的确会对我们的学生有好处。不过在我看来,中国父母、文化和价值观才是中国学生成绩卓越的真正原因,而非卓越的教学实践。就像一位老师说的,“英国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即便他们以后不工作,也可以拿到钱,因为福利制度好。但在中国,学生们没有这些福利,因此他们知道‘我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养家糊口’。”
罗西·朗斯科 14岁学生:我需要表现得像个机器人一样
我是个正常的青少年,喜欢睡觉和自由。但我将这些通通都舍弃,每天在学校学习更长时间。
这项实验和我预想的很不一样,我以为大体还是和正常学校一样,只不过会多些作业,或者课堂更沉默而已。但真正开始之后我才发现,我们在自己的教育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表现得像个机器人一样才是“正道”,这让我很难适应。科学课特别有挑战性,刚开始那几天杨老师负责讲课,还算正常,但有点无聊。后来老师提问,我完全不懂。坐在教室里,我压力山大。在同学和摄像机的面前,我感觉自己十分愚蠢。 当然也有好的收获,我爱上了学习扇舞,还有中国厨艺。这可比毕达哥拉斯定理和英语语法有趣多了。
多家英国媒体直言:英国移植中国课堂宣告失败
中国父母、文化和价值观才是中国学生成绩卓越的真正原因,而非卓越的教学实践。“比如,英国福利制度好,学生以后不工作也可以拿到钱,但在中国,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养家糊口”
原标题:英国移植中国课堂失败? “支教”老师称报道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