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至今,成都市已连续开展了三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其中,2001-2008年为第一轮;2009-2012年为第二轮;2013—2015年为第三轮第一批),对二三圈层500余个村进行了重点帮扶。
十余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832元提高到2014年的9325元,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全面消除了国家和省级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已无国家和省减贫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轮 (2001-2008年)
帮扶对象
对50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贫困村和20万“插花”贫困户开展帮扶,主要集中在“三片一地”(金堂、青白江、蒲江三片和邛崃革命根据地)。
帮扶方式
侧重“输血式”扶贫,着重围绕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解决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等问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贫困村农民多渠道增加收入。主要采取“一对一”对口帮扶,一个市领导或一个市级部门对口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以后,重新进行动态调整。
帮扶效果
502个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道路、电力、邮政、电话“村村通”,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由1832元提高到4400元以上,增长了1.4倍以上;到2008年底,502个贫困村全部达到预期帮扶目标,退出了帮扶序列。
第2轮 (2009-2012年)
帮扶背景
“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我市部分村(社区)基础设施严重毁损、产业遭受重创。
帮扶对象
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标准,在实施第一轮农村扶贫开发的贫困村中确定了194个贫困村,从2009年起分两批开展帮扶,每年安排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00万元。同时,将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帮扶方式
市领导分片挂点各督查2-3个贫困村;
由一个市级部门(单位)和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市)县级部门(单位)对贫困村实施“二帮一”,从2011年起 7个民主党派参与定点帮扶;
每个市级对口帮扶部门选派一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
扶贫资金投入方式由过去的财政资金分散安排、一次性补助调整为按项目进行贴息、参股,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扶贫开发。
帮扶效果
至2012年底,第二轮194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均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造血”功能显著增强,第一批101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448元增加到6045元,增长35.9%;第二批93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263元增加到7695元,增长46.2%,扶贫开发任务圆满完成。
第3轮 (2013—2015年)
帮扶背景
2013年以来,结合我市已无国家和省级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按照成都市2017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以“低保保生活、扶贫促发展”两轮驱动,启动了第三轮农村扶贫开发,扎实开展了二三圈层到村到户两个层面的帮扶工作。
帮扶对象
精准到村:将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000元的村进行倒排序,并综合考虑村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相关情况,确定了100个相对贫困村作为第三轮第一批(2013-2015年)农村扶贫开发对象;
精准到户:二三圈层14个区(市)县及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将收入低于本区(市)县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60%,综合劳动能力、发展意愿、健康、教育、住房、资源资产等困难状况,作为识别相对贫困户的主要标准,共精准识别相对贫困户9374户28896人(其中100个相对贫困村2617户8382人)。
帮扶方式
进一步强化市级领导挂点督查以及市县两级帮扶部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帮一”的定点帮扶制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5000万元,引导100个相对贫困村“造血”式发展,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帮扶效果
通过两年来的帮扶,相对贫困村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得到大力发展和提升。全市100个相对贫困村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19元,同比增长18.1%;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25元,同比增长27%,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原标题:成都市农村扶贫开发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