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安监人员对成都国际卡丁车俱乐部的卡丁车进行检查。
被撞女士全身多处受伤。
卡丁车没有安全带也没有出厂标识,成都锦江区质监局介入调查
8月26日,成都市民贾女士再次来到位于锦江大道的成都国际卡丁车俱乐部讨要说法,这一次,陪同她的还有锦江区质监局特种设备科的执法人员。
三天前,贾女士邀请朋友郑女士在这个俱乐部玩卡丁车,没想到的是,卡丁车没玩高兴,还把朋友伤了。贾女士说,在弯道处,后面的一辆卡丁车撞上了停车在一旁的郑女士,强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其撞出车外,人车分离致其全身多处受伤。
贾女士认为,朋友受伤,俱乐部难逃责任,“卡丁车几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无安全带,甚至连安全帽上的扣环都是坏的。”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由于卡丁车上没有任何出厂标识,俱乐部也暂时无法提供相关的材料,因此暂时无法确定卡丁车是否符合标准,需要进一步调查。
被撞者讲述被撞者讲述:
人车分离全身多处受伤
23日,贾女士邀请从重庆来的朋友郑女士去玩卡丁车。她们在网上团购了成都国际卡丁车俱乐部的门票(78元/张)。当天下午5点过,等候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分别坐上了两辆“200cc”的卡丁车。按照规定,她们可以在赛道上跑6圈,最后根据时间的长短,排出相应的名次。
对于第一次玩卡丁车的郑女士来说,这项娱乐运动非常刺激,也很好耍。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才跑了第三圈,就出事了。
郑女士说,由于自己经验不足,有些害怕,她就把车速放慢下来,并且慢慢停靠在第三圈的弯道边上。就在这时,突然“砰”一声响,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从后面撞过来,将她从座位上撞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致全身多处受伤,她头上的安全帽,也摔在了一边。
撞车者致歉撞车者致歉:时速60公里刹不住车
已垫付医药费
撞到郑女士的卡丁车司机是叶先生16岁的儿子,事发前,叶先生陪同他一起来这里玩耍。26日下午,知道贾女士等人前来讨说法,他也来到了现场。
叶先生说,儿子当时开的是“270cc”的卡丁车,速度要比郑女士的车快一些。因为郑女士把车停在弯道处,儿子开车没有注意到,加上速度很快,一不小心就撞上去了。“当时时速差不多有60公里,刹不住车。”叶先生说,撞人那一刻,儿子都吓愣住了。
事发后,叶先生立刻将郑女士送往成都市二医院治疗。医生诊断,郑女士左侧肩膀、手臂、腿部等多处骨折、擦伤。叶先生垫付了一千多元医疗费,并得到了郑女士的谅解。
质疑质疑//“为何卡丁车未配备安全带”
郑女士说,与叶先生的积极处理相比,俱乐部方面的态度让她感到心寒。24日,她和叶先生到俱乐部讨要说法,对方只愿意赔偿300元。在郑、叶两人看来,此次事故,俱乐部难逃责任。
郑女士说,她是第一次坐卡丁车,当时排队检票时,工作人员并未向她讲述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在戴上手套、安全帽时,她的安全帽扣环坏了,她向工作人员咨询,工作人员说:“不扣也没关系。”
除了工作人员没有介绍安全知识外,没有安全带是导致事故致伤的“罪魁祸首”,“被撞后,我至少不会直接飞出去。”
对于这一说法,叶先生也认为,卡丁车应该有安全带。“本来就是竞技游乐项目,速度这么快,难免有碰撞,配备安全带是最起码的要求。”
业内人士:安全带是最起码的安全措施
贾女士说,此前曾在多家俱乐部玩过卡丁车,“每一家俱乐部都有安全带”。
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卡丁车俱乐部发现,无论是室内赛道还是室外赛道,都配备有安全带。青羊区光华大道一段某卡丁车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卡丁车时速最低超过30公里,快的甚至超过60公里,“安全带、安全帽是卡丁车最起码的安全措施。”
这位工作人员说,因为卡丁车本身是竞技比赛,发生碰撞是在所难免的,安全措施还是要做到位,才能保证玩家的安全。
回应回应//“室外卡丁车没安全带符合标准”
26日下午,成都国际卡丁车俱乐部总经理白先生告诉记者,室内的卡丁车有安全带,室外的卡丁车没有,这是符合标准的。
为何室内外有差异,白先生说,室内空间小,车辆容易和墙壁碰撞。而且室内屋顶上安装有喷淋系统,要是起火了,会立刻喷水灭火。
“而在室外,速度比较快,冲击力很大,要是有安全带拴住,人的头部很容易撞到方向盘上。”白先生说,如果遇到起火了,室外没有灭火系统,玩家可以快速逃跑,“这也是为了逃生方便。”
对于郑女士反映的工作人员在事前没有相关介绍,白先生称“当事员工已被处置”。最新进展质监局介入调查俱乐部暂无法提供卡丁车出厂证明
23日事发后,郑女士向当地派出所报警,警方建议双方协商处理。
26日,锦江区质监局特设科执法人员到俱乐部进行调查。俱乐部白经理说,这些卡丁车有的烧油、有的烧汽,有的是混合动力的,时速在30-50公里左右,“由于总负责人在外出差,暂时无法提供相应的出厂材料”。
“由于在卡丁车发动机、车架上没有找到任何出厂标识等相关信息,车辆设计是否符合标准,暂时无法定性。”特设科游科长表示,“按照规定,要先确定这些卡丁车的重量、时速等一系列信息,才能做下一步的调查。”
原标题:卡丁车相撞 女子飞出车外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