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的午后,艺术家刘栋、曾妮及青年批评家易鸿,在蓝顶工厂艺术区的定制厨房里泡上几杯柠檬水,围坐一桌。那天正是雨后天晴,空气里有草木的清香,几人聊画作、聊生活,聊一会儿就准备踢一场足球赛。正兴起,曾妮端着自己的单反相机张罗着拍几张照片留念,于是起身,捡起地上的枯树枝和石头,告诉正在聊天的男人们,这样色彩和构图才协调……
这场“闲聊”的组织者蒋文,是成都璞瑞公关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40岁出头、留着微卷中长发的男人。蒋文说,这几个人都是圈子里的活跃人物,不作画不参展的时候,他们愿意将更多时间花在这样的“闲聊”里。如今,他们正做着同一件事儿——从各自的工作室迁出,搬入新规划的蓝顶工厂艺术区……
汇聚蓝顶之下
“蓝顶”的名号进入成都人的耳鼓,多是因为这里的当代艺术大腕儿。
2003年8月,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4位艺术家在机场路旁租下闲置厂房用作工作室,并以蓝色的铁皮屋顶将该处命名为“蓝顶”。时逢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高峰,在成都,以川美为背景的近百位艺术家汇聚蓝顶之下。可是,厂区条件差、创作环境不够理想。2005年,人在德国柏林的周春芽突然接到电话,三圣乡政府主动向艺术家发出邀请,希望他协助联络成都艺术家们,将工作室移居当地。
2007年开始,“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区”向东迁移,新蓝顶创作环境得到提高。此前,蓝顶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延曾透露,在这个新形成的、圈子里已有一定知名度的聚落里,一部分是落户在此的艺术家;另外一部分是园区里面的参与者,包括机构、开发公司等。
“蓝顶”的形成线条,也越来越明晰。2009年1月,艺术区一期工程蓝顶艺术中心(2号坡地)在三圣花乡荷塘月色先期落成。“蓝顶”领军人物周春芽、何多苓等14位艺术家入驻,蓝顶美术馆正式开馆;2009年9月,艺术区二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双流新兴镇整体打造1500亩艺术区,其中重点建设80亩产权式工作区(3号坡地),同时改造推出租赁式工作区,形成多个艺术村落;2010年6月,蓝顶青年艺术村(4号坡地)正式开村。
在建设“蓝顶”二期的同时,三期工程也在积极筹备中,规划建设艺术酒店、时尚商业、旅游服务等设施,最终将“蓝顶”打造成一个国际性、田园式的当代艺术与创意区。
蓝顶工厂艺术区
拍摄了数张几人聊天的照片后,曾妮端着相机谈道,她接触到的“老蓝顶人”时常惦念着那片旧厂房,某种意义上讲,那里承载了这群人的“乌托邦”情怀。这几年,不少画家都很想再找一片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不掺杂太多商业元素。
同样是一片厂房改造而成,带着典型LOFT设计痕迹的蓝顶工厂艺术区适时、水到渠成般形成了。这里不得不提到蒋文。
蒋文说自己是个“任性”的人,学美术出身,在广州做了9年广告策划,后来回到成都做新媒体推广、广告策划等,几年的打拼让他早已不需要再为生计奔波。去年7月3日,40岁生日那天,蒋文决定“出走”,他给自己的理由是:骨子里总有点艺术情怀,不想生活再掺杂各种不纯粹。第二天,他递交了辞职信。
休养了一段时间后,今年4月,蒋文开始规划自己“出走”的生活。他与艺术家刘栋、孟涛、杨巍、向东兵、何俊等人想找几间工作室。距离蓝顶新美术馆不足500米的塑料厂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里有幽静的环境、低廉的房租和典型的工厂构架。“乌托邦、LOFT”的概念迅速钻进了几个人的脑中。更没想到的是,当几人把这片偶然寻来的厂房发到微信朋友圈,竟得到了30多名艺术家的响应。于是他们合计,干脆租下占地1万平方米的塑料厂,改造为艺术区。
5月20日,35间厂房全部完成签约。艺术家们发现,着实需要一个人出来牵头,协调装修、出租房谈判等,于是蒋文被大家推举出来。“虽说承担了艺术区管理的工作,但这里的艺术家有个不成文的共识,商业开发在这片区域里所占比例不超过10%。”蒋文说,之所以取名“蓝顶工厂艺术区”,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精神。
什么艺术精神?曾在北京宋庄、老“蓝顶”建立工作室的刘栋说,在入驻的艺术家眼里,“蓝顶”显然已经不是单一的厂房或者某种创新的聚落模式,它正在成为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们积极抱团共同扩大成都艺术影响力的精神象征。
他们的设想
刘栋这天穿着球服,一会儿他会跟几个青年艺术家踢一场足球赛。时间虽紧,他还是非常乐意带着记者到工厂艺术区里逛逛。
因为尚未正式形成大规模入驻,这里走一圈下来甚至不到10分钟。能看到的是斑驳的红墙,听到装修机械的轰鸣声。刘栋是最早一批正式进来的艺术家,他的工作室约200平方米,“隔壁邻居是曾妮,她还没搬进来。”刘栋说,还是去孟涛“家里”看看吧,他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
孟涛正拿着小锤装扮一面照片墙,把这几年各处旅游、参展的照片摆放好。他说,装修自己这间工作室花了不少功夫。他俨然把这里布置成了一间画廊,进入工作室便是约百平方米的开放空间,挂的全是自己满意的画作,价值从数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不等。他还独辟一室招待朋友喝茶聊天,茶室里的家具全是网上淘的。这间LOFT工作室的楼上,是孟涛的画室。
蒋文说,35间艺术家工作室面积从100平方米到600平方米不等,除此之外,艺术区还配有100余个床位,为国内外艺术家驻留计划提供基础保障,这里入驻的有画家、雕塑家、香港导演;有北京人、山东人、安徽人、山西人等等。这片工厂艺术区里,蒋文及艺术家们想做的还有艺术家驻留计划,定期举办各种画展、活动,扩大成都艺术圈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按照计划,蓝顶工厂艺术区将在9月底或10月初正式开放,并持续对市民开放。可以设想,在工作室开放期间,人们走进艺术区任意一间LOFT小楼,也许就能看到在挑高宽敞的工作室内,曾妮站在画板前默默地创作,并不因旁边的来人而分心;如果你带着孩子,见到隔壁小楼里的刘栋,可以跟他谈谈画作,交个朋友……
成都晚报记者 白茹 摄影 黄尚斐
原标题: “蓝顶”正成为艺术家生态圈的精神符号 新规划的蓝顶工厂艺术区 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