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是延续千年的中华传统,在当代,成都养老服务正飞速发展,与国际化养老护理经验深入“融合”。
那么,养老护理业发达的丹麦有哪些先进理念和经验值得成都“借鉴”?成都的哪些养老服务传统让丹麦格外青睐?为何丹麦向成都投来加深合作的“橄榄枝”?
昨日,由市外事侨务办、市民政局与丹麦霍森斯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成都—丹麦 养老护理研讨会”在蓉召开。蓉丹双方各自介绍了在养老领域的经验方法,希望通过研讨会的思维“碰撞”,结合中国传统,运用先进理念,拓宽国际化视角,进一步推进成都与丹麦在养老服务业的合作。
成都积极建成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引入丹麦养老护理优秀经验理念
“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我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同时,与世界上养老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合作,也是我市不断提升的一个良策。因此,市外事侨务办将“成都—丹麦 养老护理研讨会”作为“2015成都·丹麦周”的一项重要活动,利用友城资源,积极牵线搭桥,将丹麦友城在养老护理领域的优秀经验和理念引入成都,为成都在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力促成都养老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向中国“孝”道学习尊重老人
希望与成都深入合作养老项目
“新的经济情况和新的人口状况,让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否在用最好的方式解决养老?”在研讨会上,VIA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国际交流项目负责人Anna Birthe Holmeh·j Bach 深入讲解了质量监控体系在丹麦养老产业中的应用。在她看来,质量确保如今是丹麦养老水平可以进行比较的“钥匙”,“我们每天都关注社会发展,了解世界进展,学习最新的技术,我认为,对养老服务的日常监测,确保数据安全,还有定期跟踪,都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孝”道让Anna深受启发,“标准化是普通的平台,变化是潜在的创新,尊重老年人是最重要的,我从中国的尊老传统中学到了很多。”目前,她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结合丹麦的经验,找到最适合中国的养老模式。
在研讨会上,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教授陈茜将她在老年病人护理方面的最新研究理念、方法进行了分享,让不少丹麦专家、学者直呼“惊喜”“精彩”。“我们不断向世界学习,也一直在学习中国养老的传统和护理理念,今天的研讨会,让我了解了成都在养老领域做出的成绩,我非常希望在成都拓展养老领域的合作。”丹麦霍森斯市社会与健康护理学院副院长 Thomas Thomsen为在场的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丹麦为何拥有先进养老技术的“诀窍”,同时,一再表达了希望与成都深入合作的意愿。本报记者 胡清 文/图
相关新闻>>>
养老健康服务业实现“破冰”之举
我市首个养老专项用地花落“泰康”
记者昨日获悉,泰康人寿成功竞得成都首个养老专项地块,用于建设泰康之家·蜀园医养活力社区。该地块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十一组,此地块面积114.81亩。值得关注的是,在我省将养老健康纳入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背景下,此破冰之举对全市养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继北京、上海、广州、三亚及苏州等之后,泰康医养活力社区首次在西南核心城市成都获地,全国布局再进一程。据了解,此地块以商业用地挂牌出让,用地性质首次明确规定只能用于建设养老服务项目及配套设施。作为成都首个养老专项地块,此地块一经挂牌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泰康相关人士介绍,在养老社区布局过程中,对区位选择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临近市区、自然环境好、周边配套完善。此次泰康竞得的地块位于成都国际医学城内,区域内医疗配套丰富,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八一康复中心、成都博奥、脐带血干细胞等医疗机构环绕周边,是四川省着力打造的健康产业区域,为泰康打造以“医养融合”为特色的养老社区提供了优良的配套条件,具备稀缺性,极具竞争优势。
据《成都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成都全市户籍人口12104078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2847人,占总人口的20.6%,养老市场需求巨大。而此次泰康在成都打造的养老项目最终被列为成都市《养老服务业“加强规划引导,实施品牌战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打造的两大品牌养老服务项目之一,以确保成都当地养老服务床位的刚性增量。本报记者 蔡云舟
原标题:向成都递来深入合作“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