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0月9日电 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中,万众瞩目之下,海军舰载机梯队的歼-15舰载战斗机组成楔形编队,稳稳掠过天安门上空。
“零米零秒零误差”,这个中国航母作战力量的代表,首次接受检阅表现堪称完美。
担任梯队长机的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他带出的是唯一在练、演、阅中连续6次取得5分的空中梯队。
他是驯服“飞鲨”第一人。
醉心于突破的人
驾驶舰载机着舰,好比在高度晃动中玩穿针引线的细活。某大国刚刚发展航母时,平均每两天摔1架飞机,牺牲了1000多名飞行员。
那年,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从零起步,选拔舰载机试飞员。从事飞行15年、飞过15种机型,多次成功处置飞行险情的戴明盟被“盯”上了。
“我去!”戴明盟没有丝毫犹豫——
设计、验证、定型、上舰……从此,戴明盟的生死与绰号为“飞鲨”的歼-15紧紧联系在一起。
与其他战斗机不同,“飞鲨”的尾部多了一道着舰尾钩。“飞鲨”难以驯服,就在于它的舰基定点短距着陆。
从空中看去,偌大的航母只有邮票大小,船和飞机都在高速运行,找准跑道已经很难,让尾钩挂住钢索定点降落更难,拖拽飞机在不到100米的距离内停下难上加难。
四道阻拦索挂不住,马上就要复飞,一旦减速,飞机就会坠入大海。
挂索瞬间,飞行员身体内血液上涌,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巨大的载荷对飞行员颈椎等部位损伤明显……
看上去是精湛的技术活,实际上更是超越身体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戴明盟正是一个喜欢突破的人。他在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难度科研试飞400多架次,绕舰飞行等数千架次,写下30万字操纵歼-15和学习航母着舰设备运行原理体会后,厚积而薄发的日子终于来临。
2012年11月23日9时许,戴明盟驾驶歼-15轻盈地掠过辽宁舰上空。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他偏转航向加入着航线,对准跑道、放下尾钩、降低高度、调整姿态,平稳飞向辽宁舰的怀抱。
9时8分,歼-15呼啸而落直逼甲板,尾钩精准挂住第二道阻拦索,滑行一小段距离,停住。
一道崭新的着陆胎痕刻在辽宁舰飞行甲板上。
12时22分,戴明盟再次进入座舱,成功起飞。
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航母上实现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我国实现了海军战斗机从“岸基”到“舰基”的突破。
戴明盟和战友们创造了试飞着舰战机“零坠毁”和人员“零伤亡”的奇迹。“飞行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停的突破会给人产生一种满足感。”他说。
与死神掰赢手腕的人
“当兵好,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当飞行员很神气,连天上都能看”……像所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样,戴明盟的少年时代也有一个“闯天涯”的梦。
高中毕业后,经过层层考核,他被顺利招飞入伍,进入飞行院校学习。
直到伞训,他才意识到,飞行员不止“神气”这么简单。
有一次,戴明盟伞降,嗖嗖嗖直往下落,速度比头两名队友还快。
他正纳闷着,地面喊:“3号3号检查你的伞!”他才发现伞绳被缠住了。割伞绳已来不及,他果断用了备份伞,迅速着陆。
事后一琢磨,他出了一身冷汗:其实用备份伞风险也很大,但临危中的科学判断处置救了他。
瞬息之间,生死两岸。有的飞行员经历这种险情之后,会在心理上产生阴影。对于戴明盟来说,却是个凤凰涅槃的机会:这拉开了他成功处置多个空中特情的序幕。
一个普通的飞行日,戴明盟驾驶歼-15战机正常起飞。突然,在离地几十米高度,战机一下子完全失控。戴明盟下意识地拉操纵杆,飞机出现几秒钟的延时反应,产生剧烈的俯仰震荡。
塔台上,所有人大惊失色。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能反应是紧紧控制操纵杆,而实际上越控制,飞机震荡就越大,机毁人亡的可能性也越大。
危急关头,戴明盟冷静应对,判断故障原因,放松操纵控制。战机逐步回归正常,安全着陆。
仅近几年试飞,戴明盟就经历了10多次险情。每一次,他都化险为夷。
战友们说戴明盟太淡定了,无论是成功处置隐患险情,还是成功完成高难试飞课目,从机舱出来的他都看不出一丝兴奋或侥幸,永远是波澜不惊、平静如水。
风雨天个人决意驾机起飞接受最高统帅检阅,大雾天单机领航执行阅兵路线预演……也许,戴明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说,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从来就没想过结果,过程做完了,结果自然而然就有了。
2013年6月,海军首次航母资质认证前一天,战友给他饯行。他说:“要是我牺牲了,你们就上!”
平时他不会说这话,战友觉得,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与死神掰手腕,为什么他总能赢,这应该就是奥秘所在。
挺立潮头的执行人
上舰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歼-15之所以称为“飞鲨”,就在于其具备全空域和全海域作战能力。作为首位“驯鲨人”,戴明盟自觉开启了成批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艰难探索。
成立飞行教员组、制订方案、编写大纲、整理教材、讲授理论、模拟器带飞……他不仅要当好刀尖上的舞者,更要当好刀尖上的领舞者;他不仅要做王牌飞行员,还要带出一个王牌飞行员队伍。
戴明盟的工作常态是这样的:
白天,除了上天试飞,还要给新飞行员讲课,进行模拟器带飞;晚上,他对新飞行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评,一个细节要反复抠上几十遍。
夜以继日,周而复始。
戴明盟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作为“过来人”,他更明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培养刻不容缓。
在一次围绕舰载机新飞行员训练方法的讨论中,深思熟虑后,戴明盟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想法一旦实现,可以节省培养时间。但当时歼-15还在试飞验证阶段,有人说这样做太危险了。
“我是试飞员,技术上的风险我来解决!”戴明盟坚定如山。
经过大量的验证,戴明盟的提议被采纳。新飞行员培养周期被缩短。
2014年,戴明盟全程参与指导新飞行员飞行训练各阶段,成功实现了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工作“探索、实践、突破”的三级跳,完成了由试飞模式向训练模式新突破。
目前,在戴明盟的带领下,部队已初步总结出一套先进的飞行训练理念、一套科学的上舰培训模式、一套高效的综合保障机制,宣示着中国海军一条舰载机飞行员的“生产线”已初步生成。
这还不是终点,模式还需要不断更新、效率还需要不断提高。
戴明盟说:“这支部队要打造成拥有全新理念、作战方式、训练方式、部队面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航空兵部队。在我们这一代人,这支部队会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工作之外的戴明盟爱打篮球和健身。他说:“我的飞行时间已经不多了,把身体素质锻炼好,才能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工作状态。”
原标题:辽宁号舰载机首次着舰画面曝光 飞行员眼睛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