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重庆市江北区一家书店4号打出“门店倒闭,图书11元/斤起卖”的广告,店里所有新书,包括少儿读物、小说、心灵读本、哲学、菜谱等,按类别出售,最高不过25元/斤。
有人认为,原本上百元的图书论斤卖后很划算值得一买;也有人认为,把图书当“白菜”一样按斤卖是对文化的不尊重。
对此,您怎么看?2015年,您读了多少本书?您买书的途径是书店还是网络?实体书店日子越发不好过,您希望看到实体书店做怎样的改良?
网友观点
Candy苏小蝶:看着挺心痛的,我还小的时候,新华书店是常去的地方,学校周边的书店也开的是红红火火,一放学一大堆学生围进去,场面也是壮观。时过境迁,不说网上书店,单说手机里不要钱的电子书,也让实体书店的日子不太好过。故地重游儿时的记忆不是改卖鸭脖就是勉强支撑,几个零星买作文书的小朋友,冰冷凄清。
华丽丽的本小姐:好歹也是当白菜卖,要是当废纸卖更便宜。
无聊的Tom:很少去书店,一般都是在网上看书,觉得写得好的话就会在网上购买一本实体书。书店最好能和网上阅读的平台进行合作,推出免费阅读书的部分章节的功能。书写的好,大家自然乐意去购买实体书。毕竟实体书的阅读体验要比在电子屏幕上好得多。
宛如夏加尔:每过一段时间都想逛逛书店,买几本书。但是我们这边貌似文化氛围不浓,新华书店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买书的人也廖廖无几,想买的书常常没有。周围的朋友买书大多在网上或者去市区更大的书店。如果在商业中心区规划书店增加书量改善服务态度提供好的阅读体验,相信会提高大家的阅读买书兴趣。
调查结果
有近三成的网友认为,把图书当“白菜”一样按斤卖,反映了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没落,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悲哀,买书看书,还是需要有实体书店的环境。
微博网友“知足4961”说:书是传承文化、传播历史最有效的工具,网络怎么发展,有些地方是不能替代书籍的。现在把书以斤论价,的确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悲哀。
微博好友“冷到你冒汗”说: 2015年我表示惭愧,看的都是培训书,主要买书途径还是通过网络,偶尔逛街累了也会去书店看看书,只是现在图书功利化倾向严重,书店摆在最明显位置的永远都是关于人际关系之类的书籍或者当红明星写的书,真正有内涵、高大上的书籍总是被放置在角落里。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有人买,有人读,才能体现书的文化价值。这跟尊不尊重文化没有关系。
微博网友“李明华”说:渴望知识的人书再贵也得买,相反书再便宜也不会问津。书店这种做法对爱读书的人是个购书的好机会。
微博网友“silencewaves”:不管是论斤卖还是当“白菜”卖,也得有人买才行。而且有人买,并且读了,才能体现书的文化价值。这跟尊不尊重文化没有关系。文化是无价的,可书是商品是有价格的,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实体书店,想要经营下去,必须得找出路,不能只是把书卖出去,而是要让全民参与阅读,帮他们精简有价值的书。
原标题:央广网 重庆一家倒闭书店图书论斤卖 网友:实体书店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