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央行公布,去年12月外汇储备报3.33万亿美元,较前月大降1079亿美元,这是可查历史数据以来最大单月降幅。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资本的流出或许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为了保证境内的流动性,央行或许会继续通过外汇储备来对冲资本的流出。
资本外流导致外储大降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外储的巨额下降可能与资本外流规模加大有关,原因有二:一是去年12月美元偏弱,非美货币普遍有反弹,因此外储不应存在显著的汇率估值损失;二是12月,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的力度有所减弱,对外储的主动消耗应低于前几个月。因此,超预期的降幅可能对应着资本外流规模加大。
不久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外流加剧的情况已经有所体现。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非直接投资项下跨境资本净流出3738亿美元,仅第三季度就流出1559亿美元。银行结售汇数据来看,一季度逆差914亿美元,二季度逆差139亿美元,到三季度逆差进一步扩大至1961亿美元。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韩会师认为,将去年12月份的外汇储备大降与本周人民币贬值联系在一起,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民币目前的贬值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拉低有效汇率,同时降低市场调控成本或也是目标之一。
“通过降低干预频率和干预力度节约外汇储备,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韩会师称。
刘东亮称,外储超预期下降会令市场看贬人民币的预期升温,也会令市场猜测,央行后续干预汇率难以保持足够的力度和节奏,因此资本外流压力恐将持续。
中国外储够用吗?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2014年6月末一度逼近4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随后一年半的时间,外汇储备余额累计下降6628.51亿美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对美元存在贬值预期,资本的流出或许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为了保证境内的流动性,中国央行或许会继续通过外汇储备来对冲资本的流出。
那么,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否够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前三季度外汇储备实际降幅(去掉估值效应)是2271亿美元,以目前我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来看,这一水平并不多。如果按照传统的衡量外储是否安全的标准,我国早就超过下限标准,一般都认为是3~4个月的进口,或者能够应付当年到期的外债,传统指标来看,我们远远超过了警戒标准。
不过,管涛强调,我们也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如果外汇储备的下降持续较长时间,就有可能形成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资本外流压力不断加大,最终在某个时点上就可能演变成一个非线性的、发散的过程,而非一个线性的、收敛的过程。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近日撰文称,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足够多,取决于中国央行想要干什么。
张明表示,如果央行通过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尽快消除市场的持续贬值预期,并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3.44万亿美元(截至2015年11月底)外汇储备无疑是足够多的。但如果央行依然采取逆市干预的做法(出售美元、购入人民币)来维持短期汇率稳定,并继续加快资本账户开放,那么随着汇率贬值预期与短期资本流动的相互增强,当前的外汇储备可能未必足够。
不过,管涛亦表示,目前外汇储备的减少是阶段性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大量流出,带来汇率调整的压力,央行为了稳定汇率通过抛售外汇储备的方式,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未来,随着央行逐渐退出干预,外汇储备资产的变动,就主要是储备投资收益,外汇市场上自求平衡,自主出清。
原标题:12月外储大降1079亿美元 创历史单日最大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