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20年内成都新扩建11湖9湿地 建85个公园

2016-01-14 19:57   来源: 四川新闻网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4日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为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成都将规划建设宜居之城,重点关注生态(宏观上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生态结构,微观上中心城区15分钟公园圈、卫星城10分钟公园圈)、城市结构(指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小街区及配套(完善城市配套,尤其是国际化功能的配套)、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品质(包括特色街道)、交通便捷(主要依托轨道交通)5大要素。

关键词:生态

到2020年 中心城区建85个公园

在全域范围内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成都构建了“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生态空间大格局,并将市域范围内55%以上的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加以刚性的保护。其次,依托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若干代表成都国际化形象的大型公园,如香城、花田等5个城生态区农田湿地。

另一方面,成都规划在全域城乡实现绿色共享的新环境的塑造。在中心城区构建“十五分钟公园圈”,在卫星城及区域中心城构建“十分钟公园圈”,加快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建设,实现居民生活“五百米见绿”。规划2020年内中心城区建立45个综合公园和40个专类公园,新建和新扩11个湖泊、9个湿地。

关键词:网络化城市群

打造中小城市与中心城点到点快速交通体系

该负责人表示,在全域层面上,成都将规划构建网络化城市群为特征的健康合理的城市结构,推动体系结构转型升级,以提升中心城区、区(市)县、小城市、镇村的协调发展。规划形成网络化城镇群,使得城镇具有区域性功能且相对“独立成市”,城市群高度发达,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等实体联系、信息金融等虚拟联系以及区域治理结构等三方面的网络化。通过这样的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同时,以“独立成市”建设标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在中小城市实践产城融合的城市功能、功能强大的城市中心、特色鲜明的城市形态、与中心城(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之间点到点的快速交通联系、公交主导、小街区规制、宜人的人居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明确的城市开发边界等十条发展要求。

关键词:小街区规制

到2020年底前 形成交通便利、功能完善的城市空间

据悉,成都将规划实践“小街区”规制。国内外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多倡导街巷纵横、尺度宜人的“小街区”。目前,成都已经完成了锦江区锦江宾馆片区、青羊区文家片区、金牛区茶店子片区、武侯川音片区、成华关家片区、成都高新区金融城片区、成都高新区新川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片区等9个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共计24.74平方公里。计划在2020年底前,以小街区建设为基础,形成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打造生态宜居成都。

同时,在城市的发展中,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的配套设施,以提升城市对于国际人群的服务水平,包括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

关键词:交通

形成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各自成网的轨道交通体系

该负责人介绍,轨道交通至2020年,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加上在建里程总长达到650公里,实现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重达到35%。轨道交通(含市域铁路)基本覆盖所有区县。远期轨道线网规模大幅增加,达到约1700公里。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各自成网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双核共兴”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双核”为中心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保证卫星城与“双核”之间至少有两条地铁联系,且至少一条为“点对点”快速轨道,区域中心城与“双核”之间至少有一条市域铁路联系。

此外,还将全面梳理历史文化要素,建立历史街区、特色街道、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等构成的城市特色风貌保护及利用体系。目前,成都创新性地选取并计划打造62条特色街道,塑造“以人为本”、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街道。同时,成都开展了工业遗产项目、音乐坊、露天音乐厅等一系列规划研究工作,使得城市休闲且多元的文化特质得以传承和发扬。(记者 李丹)

原标题:到2020年成都将新扩建11湖泊9湿地 中心城区建85公园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