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收获脱贫致富希望 在外打着工回村当股东

2016-02-08 07:4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村民领取粉红

村民领取分红

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上午9点刚过,崇州市王场镇东风村19组村民张继书就喊起同村18组的余文学来到村委会。平日里,两人一起在外打工,5日晚才回到家准备过年,错过了3日举行的合作社分红大会。

签字、按手印,经过确认后,张继书和余文学分别拿到了自己的分红所得,并且领到了股权证。“我真的没想到,竟然刚回家就能领到钱。”张继书告诉记者,没回家前,就听同村人讲了分红的事情,但他一直当作一个“笑话”。

42天营收32万元 村民领红利

张继书和余文学所得的分红,源于村上清源土地股份合作社投建并投用的粮食烘储中心实现的盈利。

6日上午11时,忙完张继书等几户返乡人员的分红手续后,东风村支部书记曹志良陪着记者来到粮食烘储中心。记者看到,虽然烘储中心已经关门进入冬歇期,但3日分红的横幅都还未撤去。“去年9月底,烘储中心就建好了,后面的两个月,除了解决我们镇上的粮食烘晒问题,还承接了周边几个乡镇的粮食烘储。一共正式运行42天时间,实现了32万元的盈利,除去成本,合作社纯利润有21.9万元。”曹志良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了他的记录,从去年10月8日开始“接生意”,一直到11月下旬结束,除去中间的几个下雨天,一共实现运行42天。

以前,东风村都是把农民的财政资金补助,直接以现金补助给农民。从去年开始,这种做法得到了改变——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并将所形成资产交由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清源土地股份合作社也抓住机遇,将各级财政补助的335万元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以及合作社自筹的30万元,集中在一起投入建设粮食烘储中心,并将烘储中心进行股权量化。曹志良告诉记者,通过过去半年的运行效果来看,这样的“方式”,不仅每年持续给村民带来红利,还解决了粮食烘储能力不足的难题。

是村民也是股东 咱有股权证

和以往合作社分红不同的是,此次分红,张继书等人还多拿到一本股权证。“烘储中心股权量化,让他们身份变成了股东。”曹志良告诉记者,粮食烘储中心建立时,一共投入资金385万元,以1元为1股,总股份为385万股,其中除了优先股,还设立集体股、田亩股、筹资股。 “股份量化不能简单地平摊。”崇州市农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财政资金的来源和功能,崇州市创新地进行了四种股份的划分——集体股为20万股,因为投入资金里有2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属于村集体所有,所以股份也应属村集体,其收益也将用于村里公益事业;田亩股为213万股,按合作社的入社土地面积来划分,入社面积为2996.6亩,量化到社员股份为710.80股/亩,这部分股份兼顾公平,所有社员享有;筹资股为142万股,配发给自愿筹资的社员,85户社员出资12万元,这部分可以吸纳更多资金,股份归筹资社员享有;优先股为10万股,经合作社全体社员同意,在田亩股中提取6万元、筹资股中提取4万元量化给贫困户。

记者以张继书为例算了笔账,入社群众平均每出资1元钱,可量化股份11.83股,此次每股分红0.057元,即出资1元钱可分红0.67元,仅半年时间就实现67%的回报率。

设贫困户优先股 脱贫即退出

6日记者在东风村采访时,曹志良带着记者看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该村村民孙玉茹的家里,记者发现,孙玉茹的股权证不同于其他的股权证,她所持的股权证上,持证人一栏填的不是她的名字,而是“优先股一号”。“她持的是贫困户优先股的股权证。”看记者纳闷,曹志良“一语道破”。

记者了解到,原来自去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贫困户优先股概念,允许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中划出一部分设立贫困户优先股,为贫困户增加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些股份之所以不记名,因为要遵循谁贫困谁享受的原则,脱贫后即自动退出,股份将分配给其他贫困户,继续履行其脱贫功效。

此次分红,东风村里的20户贫困户,每户都额外领到285元的分红资金。

“‘贫困户优先股’的问题,起初部分村民是有意见的。”但东风村转变思路,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积极性,让老百姓清晰地认识到,村民脱贫、产业发展,一定要有凝聚力强的党支部。

去年年初,东风村依托股份合作社和粮食烘储中心,建立了烘储党小组。据了解,粮食烘储中心建设除了财政补贴外,需要自筹一部分资金,去年村上号召合作社社员入股,当时近千户社员只有300多户入股。而党小组成立后,通过无记名方式投票选出的组长和成员,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合作社成员入股率达到96%,保证了烘储中心的运营,群众也很满意。

曹志良说,党小组组长和成员由群众自己选出来,群众熟悉和信任,做起事来当然事半功倍。去年年底,根据发展需要,烘储党小组成员已由8人发展到目前的14人。“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老百姓在甩手大干时,心里也踏实。”曹志良如是说。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摄影 刘阳

原标题:在外打着工 回村当股东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