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上千群众自发送别阎肃。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上千群众自发送别阎肃。中国青年网 记者 李拓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8日电 今天上午,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献花圈。
中国青年网记者在现场看到,阎肃同志的亲属、生前友好、家乡代表、以及社会各界千余名群众自发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心目中的人民艺术家。
春寒料峭,挡不住人们对老艺术家的追怀。群众中有人高高举起一幅字:“人间终究留不住,天堂笑迎不老松。”这位北大荒老知青名叫生连起,他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一早便从家中出发,来到八宝山为阎老送行。“我从年轻时开始就喜欢听阎老的歌,尤其是《红梅赞》和《敢问路在何方》。在舞台上,阎老一直乐呵呵的。阎老一生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但他已经86岁高龄了,真的是太累了。希望阎老一路走好。”生连起说着,声音有些许哽咽。
记者在人群中还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陈铎、王洁实、李双江、梦鸽、朱迅、常宝华、田华、濮存昕、李丹阳等。著名主持人陈铎在接受采访时说:“阎肃老师的作品和为人都会留在我们心里。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向他学习。”
群众纷纷在留言簿上签名悼念阎老。有人写道:“携笔从戎写一生,光明磊落真英雄。歌声曲曲红梅赞,永留青史在民中。”还有人写道:“心痛悲泪涌, 德艺夕阳红。 此时春无色, 哀思寄凄风!”“泪落长安京国人,文笔丛军六十年,深入国人正能量,驾鹤西游水流长。”
阎肃,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政治部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等职,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60多年来,阎肃除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外,还参与策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上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歌剧《江姐》,至今已被数百家文艺团体排演半个多世纪,演出1000多场次,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人。2015年9月,阎肃在完成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创演任务后突发脑梗,随后陷入深度昏迷。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原标题:阎肃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习近平等7常委送花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