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生活的院子里,她被居民们亲切称为“热心婆婆”;80岁高龄仍活跃在社区活动一线,她是公认的“最佳社区义工”……在居住的院落里,社区里,说起李国宾,街坊邻居们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勤俭居家,热心助人,着实让我们感动。”
日前,记者来到李国宾老人生前居住的成华区万年场街道槐树店路40号民苑——李国宾老人生活过多年的小区,听居民、社区工作人员讲述李国宾老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生活节俭
家用电器舍不得用
2月20日下午,当记者推开李国宾老人生前租住的小屋门时,里面的场景让人忍不住唏嘘,一个50多平方米的屋子,一张小床、一个旧沙发、一个木质衣柜和一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成了屋子里的全部家具。走进去一看,冰箱、洗衣机的背后,甚至连插线板都没有。
“节约到抠门了。”说起对李国宾生前生活的印象时,照顾了李国宾多年的邻居黄向红说出了这样的话。“为了节约电费,她回家只舍得开一盏灯,屋头冰箱、洗衣机从来都不用。屋头一个月才用一吨水。”黄向红回忆着告诉了记者这样一件事情,去年夏天的一个月,水费比平时多了几块钱,李国宾就怀疑是不是家里的水表出了问题,竟然找到房东,要求房东给她检查水表。
在老人卧室的床上有老人生前穿过的一件青衣棉袄,一件衣服上,光补丁就有十多处。“李孃生前穿的内衣,都是洗破了还舍不得丢。”说起老人的节俭,黄向红口中虽有“抱怨”,但更多透露出的是心疼,“吃饭就更省了,根本舍不得买肉,餐桌上经常就是一个菜——白开水煮豆腐。”
黄向红回忆道,李国宾生前一直有腰痛的毛病,经常贴膏药,但每次买膏药,都是等到药店限时推特价药的时候才去买。“说了好多次喊她不要那么节约,她都改不到,我们只有做好吃的经常给她端点。”街坊邻居说起这些,都忍不住擦起了眼角。
当得知李国宾缴纳3万元“特殊党费”,并在全国“扶贫日”四川活动中,率先以个人名义捐赠4万元的消息后,很多街坊邻居都震惊了。
“我天天给李孃打照面都不晓得这件事。她对自己那么节约,对组织、对社会那么大方。她的善举给我们树立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最好榜样。”邻居陈大姐对记者表示。
一份党报
她和卖鸡蛋的老板成了“一家人”
东升农贸市场一隅,一个10多平方米的铺面,摆满了各种新鲜蛋类,老板沈发贵已经在这里做了10多年的鸡蛋生意。
“我是腊月廿五回来的,听邻居大姐说李孃走了,那种失去至亲一样难受的感觉好几天才缓过来。”指着铺面角落里摆放的一盒牛奶和鸡蛋,沈发贵当着记者的面擦起了眼泪,“这些本来都是准备给李孃拜年的。”
“李孃第一次来买鸡蛋,就因为买鸡蛋钱没有收够找我‘扯筋’,生怕我吃亏了。我做生意10多年,因为秤分量太足找我‘麻烦’的买主,李孃是第一个。”回忆起4年前和李国宾的认识经历,沈发贵十分感叹。
更令人感动的是,因为一张党报,让李国宾和沈发贵的生活有了更多交集。
“从在这个市场做生意开始,我就一直订阅《成都日报》,平时生意闲暇就拿出来看看。李孃和我熟悉了之后经常来我铺子上借阅报纸。”沈发贵回忆道,“遇到有事来不了,她还特意发短信让我把这几天的《成都日报》保留好,她有时间来拿。有时候她觉得重要的消息还要和我讨论。”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一个闲下来的小老板,生意闲暇之时经常拿着《成都日报》讨论热点时事,在过去的四年间,已然成为了东升农贸市场的一处别样风景。
从顾客到熟人,再到亲人,一份党报,让沈发贵和李国宾成了超越血缘的“一家人”。“她自己都那么节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年过年还给我小女儿100元压岁钱。现在我家里头都还摆着李孃送的厨房四件套,她说害怕身体不好,看不到我儿子结婚,提前送结婚礼物。”回忆起生活中和李国宾相处的点点滴滴,沈发贵红了眼睛。
古道热肠
社区居民亲切称她为“热心婆婆”
在槐树店社区,居民们都亲切地称呼李国宾老人“热心婆婆”。
“她经常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针对空巢老人开展‘情暖夕阳’关爱行动就是她提出来的,该提议被评为社区年度‘金点子’。”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曾洪英表示,李国宾提出的“情暖夕阳工程”,自去年启动后,已经为社区内15位空巢老人建立专属档案,为他们带去生活和情感上双重关心,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李国宾老人经常参与我们中心组织的小朋友社会实践活动,将亲身经历讲给小朋友听。她非常关心下一代,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和尊敬这位老党员。”曾洪英告诉记者,李国宾老人还是社区的金牌调解员,经常帮社区党组织解决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她的热心和干劲真的不比我们专业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差!”回忆起和李国宾老人在一起工作的日子,曾洪英由衷赞叹。“我以前问过她,婆婆你这么大的岁数了,怎么不在家享清福,天天忙来忙去不累啊?”李国宾总是严肃地回答:“年龄再大,也是党员,只有这样我的日子才没有白过。”
记者手记:
“李孃的热心,是我们社区众多街坊邻居都感受得到的!”这是记者在采访时,与李国宾老人生前有过密切接触的街道干部、邻居、社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自己生活节约到抠门,却交纳大额党费;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成为人人称赞的“爱心婆婆”……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李国宾却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潜移默化地感动和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老人带给我们的,是最真实的感动,是可以永远传承的可贵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王丹 赵荣昌
原标题:勤俭居家 热心助人好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