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清明调查:成都申请生态葬人数逐年递增(2)

2016-04-01 07:2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马兰

申请生态葬数量逐年递增

3月31日上午,成都市长松寺公墓和磨盘山公墓同时举行了免费捐赠生态葬仪式。截至当日,磨盘山公墓今年免费提供了20个树葬墓,捐出12个墓位,而长松寺公墓免费提供的100个生态鲜花葬墓位,今年已全部捐出。

磨盘山公墓负责人介绍,这是公墓举行的第二次举行捐赠仪式。长松寺公墓负责人说,生态葬逐渐被更多人接受,自公墓于2002年启动捐赠以来,申请人逐年递增。

生态葬的受捐家属各有申请缘由。市民吴女士为69岁的父亲选择树葬是因为母亲是中学生物教师,一直提倡生态环保的安葬方式;昨日,在公墓现场,徐大姐将存放于公墓3个月的骨灰捧出。去年12月,78岁的丈夫去世,徐大姐自己倾向于墓葬,而丈夫生前希望可以与大地融为一体。听说了公墓的免费生态葬活动,她便立即报了名;卿先生将存放在公墓14年的骨灰罐抱了出来,他以往每年都会抱出骨灰罐祭奠86岁的母亲,当日,他将母亲的遗照与骨灰一同下葬,“看到树枝就像看到她”;杨女士说,丈夫生前曾经参与过环保记录片的拍摄,受捐是为了完成他的心愿。

退休老人写联名信呼吁生态葬

响应生态葬的家属,都是应死者生前的要求。

2012年,锦江区东湖社区胡燕琴老人,曾写下一封建议信,响应国家生态葬。胡燕琴在信中说,清明期间,她在北京电视台看到一条新闻,由政府出资,为选择海葬的人们组织了庄严的葬礼,并由政府投资修建了一座海葬纪念碑,为亲人提供了祭奠场所。看了这条新闻,老人非常感慨。她认为,这样的殡葬,利国利民造福子孙,节约土地资源,文明又环保,而政府投入,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老人后来又从网上发现,在深圳、大连、广州、上海等地都开辟了生态葬,政府主导的生态葬,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倡导文明进步、回归自然的新风尚,对引导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燕琴跟周围的老年朋友交流,引起了很多老人共鸣。于是,胡燕琴给市政府写信,响应国家生态葬。写完后,另外33位老人也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支持。

响应生态葬知识分子率先行动

胡燕琴65岁,年轻时在长春当兵,退伍后在重庆企业工作,后调到计委信息中心,再后来到了成都的企业,直到后来因胃癌提前退休。生病期间,得到了很多人帮助,老人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跟尹光裕一样,她也为土地担忧,死者的墓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活人怎么办?另外,人都死了,没有必要再花很多钱隆重埋葬,不如节约下来,让后人活得更好。

前几天,她去给父亲扫墓,她积极响应用鲜花替代烧纸,亲戚要烧,她也提醒少烧一点,以免污染环境。墓地工作人员告诉她,很多祭奠安葬死者的材料,降解非常困难。她想到,久远未来,谁也不认识谁,隆重安葬有什么意义呢?

跟胡燕琴一样,很多响应生态葬的老人,都有参军的经历,或是有知识文化的读书人,还有一些是退休老干部。他们对社会责任看得更重,而对自己的身后事看到更淡,对生命和死亡都看得很透彻。

华西都市报记者 苟明 张元玲摄影报道小知识

生态葬有哪些方式?

树葬、海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塔葬、太空葬、烟花葬、气球葬。

清明祭扫注意护眼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主任李晓峰建议,扫墓时忌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透氧性差,眼表容易干燥,加上扫墓时灰尘较大,焚烧时温度较高,易引起眼睛干涩不适,建议尽量选配戴框架眼镜,出行前滴上几滴眼药水或人工泪。对有三高或血管异常的患者,高温易引发眼睛异常,导致结膜出血、视网膜破裂等眼部问题。李晓峰提醒,扫墓时如遇高温灼伤眼部或香灰入眼,应及时取出眼内的隐形眼镜,用大量清水清洗眼睛,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刘俊)

原标题:93岁父亲:百年之后我要树葬 74岁儿子:我要跟您同葬树下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