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他们眼中 全球未来的顶尖科技是什么?

2016-06-26 07:57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昨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未来科技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从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科学家与我国两院院士、著名科研院所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等300余位科学家一道纵论前沿科学技术的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与变革,探讨前沿科技与四川实践的对接探索。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瑟·麦克唐纳、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陈雁北……在这场科技盛宴上,演讲嘉宾人人如雷贯耳。引力波、暗物质、人工智能、新光源、精准医疗……在这场科技盛宴上,演讲主题个个全球前沿。

中村修二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影响最大

“我认为,未来十年,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将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中村修二说。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可以预期的是,这个领域的科学技术还将进一步深入。比如“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各个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将对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十年,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将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中村修二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最大机遇

网络时代,几乎所有创新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邬贺铨也不例外,不过,在他看来,最好的机遇在“新一代”。

互联网领域,“摩尔定律”是技术发展的写照——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将提升一倍。这在邬贺铨看来,是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难得机遇。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面临新一代技术的换代,早几年开始的数字化、平板化电视的时代,随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进入了云计算时代、物联网时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邬贺铨举例说明“摩尔定律”的效应,“36年CPU的速度提高了100万倍,如果汽车的价格能够跟硬盘一样地下降,今天一部汽车也就0.01美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IT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数据技术等领域,中国潜力很大,比如集成电路,“中国市场80%是进口的,连续多年,我们国家集成电路的进口额占海关进口的14%,未来后摩尔时代怎么降低功效,新结构和新材料是关键。”

“物联网也是互联网的发展,目前物联网的应用主要使用WIFI和蓝牙技术,但只适用小范围,而且所收集的数据都要先传到手机上,数据准确率很低,耗电量极大,而智慧城市等应用需要广域物联网。”邬贺铨说,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代表了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的时代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我国产业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挑战。”

陈雁北

引力波发现者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提高探测引力波的灵敏度,人类就会了解星系形成过程

引力波的发现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有什么帮助?昨日,引力波发现者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陈雁北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探测引力波灵敏度的提高,人类就会了解星系形成的过程。

“水波在某一个地方有搅动,它会随着时间传播到远处,引力也是这样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也预言了,这个就是引力波。”谈到目前观测到的引力波,他介绍,现在还不能观测到更低频率的引力波,“主要原因是探测仪器的灵敏度还比较低,在提高探测设备灵敏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步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他表示,一方面,通过提高探测灵敏度,对黑洞碰撞的波形进行更多的研究,“实际上,黑洞碰撞的过程,在不同的部分相对应的是两个黑洞在不同距离,会产生不同的物理现象,如果能更清楚地看到波形,对黑洞附近的时空几何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研究相对论中不同的现象、不同的效应都有很大帮助,比如说黑洞世界附近的物理效应,黑洞旋转的物理效应,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在现在的灵敏度下是看不到的,所以还是要进一步提高灵敏度,更精确地探索黑洞附近的时空几何,“这属于基础物理范畴”。

他表示另一个方面是天文方面的,“目前只看到了两对双黑洞,以后通过提高探测的灵敏度,就会看到更多对双黑洞,然后根据黑洞的质量、旋转的分布,来探索黑洞形成的过程,那对于研究宇宙中星体的演化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要测量频率更低的引力波,未来我们计划在空间中测量引力波,这样可以测量0.1赫兹到1赫兹这种更低频段的引力波。想要观测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就要用空间探测引力波,因为星系碰撞过后,星系中心的黑洞也可能产生碰撞,黑洞碰撞的过程也可以被空间探测器捕捉,如果可以探测到星系中间黑洞的碰撞,这对我们了解星系形成的过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丁洪: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让我们憧憬室温超导

丁洪认为超导难题的解决或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他说,超导的基础理论是对人类智慧的巨大挑战。很多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都尝试着寻找超导的运行规律,但是都失败了,后来有科学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超导,仍然没有科学家能回答。“是什么造就了超导,仍然是物理界的皇冠上的一个悬而未决的明珠。”

他介绍说,几乎每一次关于超导的发现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它有很多的运用,通过大电流可以产生强磁场,比如可以做核磁共振,还有精密仪器等等。“我们如果憧憬一下在未来,在室温下使用超导成为现实,就是悬浮起来。在电影《阿凡达》里,悬浮的山脉就是一个例子。”他说,以超导为代表的量子科学,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丁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机器人研究正成为全球

高科技竞争的新生长点

下个十年,哪项技术会真正影响世界、改变生活?丁汉的答案是智能制造,尤其是机器人技术。“机器人研究正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的新的生长点,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刷脸”代替安保人员、阿尔法狗打败围棋大师……丁汉说,我们的时代已经赢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拐点,它正以巨大人气吸引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多数的关注只是“看热闹”,追捧趣味性,并没有看到它背后携带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的载体是产品,不断地推出创新产品,让市场去检验,才能带动行业发展。”丁汉说,未来机器人将会在工业和服务业全方面地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工业机器人既是能工巧匠,完成大型曲面加工,又是吃苦耐劳的好手,代替人类在高危有毒的环境里工作。“据我所知,四川五粮液酒厂的酒糟间,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来工作,因为机器人能完全适应这种高温环境。”

另一类服务机器人发展空间也很巨大。丁汉对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它将为我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或者成为“医生”帮助残疾人复健,“走进人的生活,有交往和陪伴的功能,这将是机器人未来发展最大的特点。”

走进人的生活,有交往和陪伴的功能,这将是机器人未来发展最大的特点。——丁汉

苏中

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

人工智能 会是下一次产业革命

说起人工智能,苏中更愿意把它与工业革命相对比,并认为,它会在现今时代,掀起一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把人类的体力劳动让给机器去做,新的产业革命会把人类的智力劳动让给人工智能。”苏中说,很多人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达会使科幻片的场景成真,便开始畏惧人工智能,害怕人类被机器替代。他并不认同这种想法,替代只是社会结构的更替和升级,会让社会有更好的发展。 “发明蒸汽机的人确实让农民失业或者进入城市,但完成了社会的城市化、工业化转型,让低端的、重复性工作被机器取代,说不定我们以后的生活可以从城市回归田园。”

姬建新

地奥集团副总裁 精准医疗将为 重大疾病治疗带来新突破

健康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问题。未来,在医疗领域有哪些科技会为我们的健康带来突破性变革?姬建新认为,在未来20年,精准医疗将会为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在姬建新看来,精准医疗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用药。在论坛上“生命科学的探索与实践”的科学对话环节,姬建新表示,目前的精准医疗主要针对的是遗传疾病,而其他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这说明精准医疗是人类健康的美好蓝图”,但要获得成功,生命科学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过去认为一个基因的问题导致一个疾病,今天看来在很多复杂疾病方面不是这样的,人的生命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讲,生命科学还需要更大更深的耕耘”。目前,很多机构侧重于精准诊断的研究,但精准诊断后如何精准干预,就是精准的药物开发,“过去是病灶分型,现在我们强调研究分子分型,在某种特征下专门为这样的一类人开发适合的药物,我想在这样的概念指导下的药物开发是未来药物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场。”

徐济铭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大数据结合医疗是未来之路

未来世界的科技爆发力在哪里?徐济铭看好医疗大数据。

“医疗大数据有几个点,比如你的数据是不是存在,构成是什么,是不是有技术去挖掘?”在徐济铭看来,医疗大数据与民生影响重大,是国家倡导的主要产业之一。

医疗大数据为何重要?“中国的人群非常庞大,而医生的培养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徐济铭表示,医疗大数据可以释放医院能力,让医生去成长,用沉淀下来的数据去分析,“比如,我们因为早期检测不完善,会发现很多医生对患者并没有找到最适合的使用场景,多次以后效果没有改善,这些是需要被改善和被解决的问题。

“如果用医疗的数据把院内外的数据打通,不只是一家公司,需要众多努力。”重要领域势必影响一整个产业链,徐济铭说,就现状而言,互联网医疗到底是什么样的现状,通过互联网技术怎么改变医疗的问题——依然要回到解决医疗行业本身的问题,“无论是临床,还是什么数据,都有非常大的价值,我们能够把非结构化的方式转化成结构化。”

石虎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让多数人

享受精准的个性化医疗

精准的个性化医疗,在许多人眼里,是富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医疗。石虎兵却认为,下个10年,精准医疗的迅速发展,将给普通人带来希望。

石虎兵介绍,精准医疗,会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深入分析,细到核酸检测、结构测定、细胞通路等,以此来确诊病因,并研究精确的治疗方案,这是完整的医学计划。通俗来说,就是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它将医学和大数据结合,在全球生物医学领域都是发展趋势。” “它的问题是现在还比较昂贵,以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例,完成一个样本大概需要3000多。”石虎兵预计,下个10年,价格低廉的精准医疗会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让多数人享受到精准医疗的优势,“现在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信息量更大,价格却只有第二代的1/10,相信会带来改变。”

罗龙保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副总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有赖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

“我认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下一代新的高精尖科技领域”,昨日,罗龙保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随着这一两年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再次成为科技创新的焦点, 大数据技术是人工智能未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软通动力集团正在进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关系,有个比喻很贴切:人工智能就像构造一个火箭,火箭发射需要一个巨大的引擎和许多燃料。引擎就是算法和深度学习能力,燃料就是大数据。当然这个大数据还不是直接可用的燃料,而是还没提炼的矿石,需要清洗脱敏加工等,燃油的数量和质量能决定火箭发射的高度和速度,大数据的海量和质量也会影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和智慧程度。”

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重复低效的体力劳动,人工智能将解放人类重复低效的脑力劳动。罗龙保认为机器人的广泛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机器人的深度自我学习和理解能力突破还面临很大挑战。尽管如此,大量能够标准化、经验化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5年内将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

吴剑林

毕马威中国科技及信息业主管合伙人

金融业借人工智能反欺诈

人工智能正在如何改变世界?吴剑林用分析数据来证明,在4大领域里,人工智能比其他领域走得更快,并且将在接下来的10年,呈上升势头。

吴剑林说,金融业的反应最为迅速,目前美国的一些地方,已经使用人工智能来识别交易中的欺诈行为。除了工业和健康医疗业,就数服务业需求最大。“举例来说,针对一个大型银行,毕马威每年要看超过1万个贷款合同来做评估,每个案子需要平均花3到4个小时,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初步估计10到20分钟就能模拟完成相应工作。”

吴剑林相信,在咨询行业,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但他同时表示,人工智能是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对人类的代替也是缓慢的过程。人的有些特性,尤其是情感方面,人工智能难以模拟。

朱品朝

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人工智能将颠覆制造业

朱品朝对工业机器人并不陌生,20年前,他就拿到了老桑塔纳的座椅的焊接订单,第一次与机器人打交道。

20年后,他在成都的富士康工厂看到了自动化的奇景:“整个车间都是黑的,没有一盏灯,除了维修人员就是无人工厂,管理人员拿着IPAD完成流水线的管理工作。”

作为制造业资深从业者,朱品朝深感人工智能即将对行业带来的颠覆。“美国人提出制造业回归美国,是因为他们有人工智能的基础,我们呢?”他认为,未来十年,制造业的无人化、机器人化是在世界抢占发言权的最好机会。

未来十年,制造业的无人化、机器人化是在世界抢占发言权的最好机会。

——朱品朝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谢佳君 钟茜妮 摄影记者 王效

原标题:科技与未来的成都之问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