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 公车消费减少3.72亿
2015年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共53.73亿元,比预算少花了9.43亿元。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0.87亿元,减少3.72亿。昨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2015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决算报告显示,2015年的“三公”经费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3.73亿元,比预算数减少了9.43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为17.44亿元,减少了3.72亿元。公务接待费5.42亿元,减少了3.77亿元。
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又开启了。审计42个中央部门,其中发现昆明海关将走私物品处置收入1197.95万元存放在账外,用于业务经费、发福利等;针对10户央企的审计中,发现10户企业所属70家单位存在违规购建楼堂馆所、超标准办会购车、公款旅游、打高尔夫球等问题,涉及金额11.16亿元……昨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中央部门 昆明海关用走私物品处置收入发福利
2015年,审计署审计了42个中央部门及241家所属单位。审计报告提到,司法部和国土资源部环境监测院、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6家所属单位通过重复申报项目或多报人数等方式取得了6694.59亿元财政资金。教育部、发改委、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37家所属单位存在9.24亿元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比如,昆明海关将走私物品处置收入1197.95万元存放账外,用于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
审计发现,有的部门和所属单位利用权力或影响力取得收入。审计报告提到,民政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违规开展评比达标或资格考试等活动,从中收费1351.48万元。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等17家所属单位在受部门委托开展评审、评比、达标等活动,从参评单位取得咨询等服务收入5.78亿元。
审计三公经费 3部门和21家所属单位超支会议费1651.1万
因公出国(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8家单位,违规组织跨地区跨部门团组5个,有8个团组存在变更路线或延长时间问题。此外,4个部门和11家所属单位无预算、超预算列支,或者转嫁出国(境)费用384.42万元,其中银监会有114.07万元,全国妇联有92.46万元。
公务用车——商务部机关服务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等4家所属单位长期无偿占用其他单位车辆9辆,国资委等3个部门未及时清理上缴公务用车10辆;20家所属单位存在公务用车运行费超预算、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等问题,涉及金额623.27万元,其中国土资源部的3家所属单位125.56万元、民政部的2家所属单位59.8万元。
公务接待——海关总署等3个部门和中国青旅集团公司、民族文化宫等16家所属单位超标准列支、转嫁接待费等240.98万元。
会议费——3个部门和21家所属单位超预算、超标准列支会议费1651.1万元。
审计报告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整改,已上缴国库8496.84万元,追回或退还8916.92万元,调整账目23.13亿元。
审计央企 7央企所属8单位违规发放近600万津补贴
此次审计,针对中国石化、南航集团、中铝公司等10户央企进行主要审计。审计发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国电子、中国海油、港中旅集团等7家央企所属8家单位违规发放了591.23万元的津补贴,涉及64名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此外,10户央企所属70家单位,存在违规购建楼堂馆所、超标准办会购车、公款旅游、打高尔夫球等问题,涉及金额为11.16亿元。
审计报告提出,此次审计抽查10家央企的2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中,有51项存在违规决策、违反程序决策、决策不当等问题,造成126.82亿元的损失浪费。此外,还发现47起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涉及金额295.02亿元。94名责任人员当中,有26名为企业负责人。据悉,目前10家企业已追回27.43亿元资金,处理了453人次。
审计发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光大集团、农业银行、人保集团、国寿集团、太平保险5家金融机构存在超标准购车,在风景名胜区开会等问题,涉及金额7262.3万元。
审计扶贫资金 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
审计部门发现,部分资金分配没有充分考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比如,抽查云南寻甸县发放的1339笔扶贫到户贴息贷款6560万元,仅有711笔3433万元发放给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审计报告还强调,有1.51亿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其中,29个县的59个点位和28名个人通过伪造合同、编造到户补贴发放表、重复申报、假发票入账等,虚报冒领或骗取套取扶贫资金5573.13万元。14个县的财政、扶贫等部门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违规将6091.35万元用于平衡预算、市政建设、宾馆改造等非扶贫领域。此外,还有17个县的25个单位将2194.78万元用于弥补业务经费和发放福利等。而7个单位,在扶贫工作中违规收取项目推广费等1249.36万元,主要用于弥补经费。
审计报告还提到,另有8.7亿元的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目前,有关地方已追回资金1422.6万元,收回闲置资金6981.59万元。
审计工伤保险基金 17万个单位未给110余万职工办工伤保险
审计部门对17个省进行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审计。审计发现,有17万个单位未按规定为114.95万名职工办理工伤保险,6个省的10.36万名“老工伤”人员尚未纳入工伤保险;有1.41亿元基金被骗取套取、违规发放和使用,其中17个医疗康复机构和441人编造资料骗取或冒领基金6847.76万元,63个经办机构及有关单位向809人违规发放保险待遇1662.08万元,还将5596.71万元用于人员和办公经费等。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追回资金等6030.6万元,纠正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1107万元。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上,审计报告披露,有140多个单位和180多户补偿对象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其中,41个基层经办机构和一些村镇干部以虚报冒领、截留克扣或收取“保证金”等方式骗取侵占农村危房改造补助1448.38万元;184户家庭和3个单位通过编造产权资料等骗取征地拆迁补偿9617.88万元;102个单位采取多报户数、重复申报、编造农户花名册等套取财政资金4.55亿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已统筹使用资金9.33亿元、追回1.18亿元,退还多收税费1.06亿元,取消或调整保障对象资格1.5万户,清理收回和分配使用住房7231套,处理352人。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赵倩
原标题:1.51亿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