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暗访北京出租车:毛巾遮挡车牌8.5公里要价百元

2016-08-03 17:04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粱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从北京西站到北京南站,8.5公里的车程要价100元;从王府井步行街口到宣武门,不到5公里的车程要价60元……在北京火车站、王府井等人流较大的商圈周边,“不打表、一口价”的出租车宰客现象依然存在。为何这些漫天要价的“马路钉子户”屡禁不绝?这些出租车是否是正规营运车辆?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漫天要价:北京南站到西站:“一口价”100元

【暗访地点:北京南站】8月2日10时30分,在北京南站北广场,4辆出租车停靠在路边,司机们并没有坐在车里,而是在街上揽客。看到有背着包的旅客出站,这些人立马上前吆喝:“去哪里?打的吗?马上走。”

记者以要去北京西站为由,询问了多名司机。这些司机均表示,打表去100元,不打表一口价80元。

这些出租车的车窗上都贴着“2.3元/公里”收费标识,当记者询问为何不以此作为收费标准时,一位车牌号为京B尾号600的出租车司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现在不是正常时间点,过11点才是正常时间。现在是每公里4.3元,堵一分钟4.35元。”

【暗访地点:北京西站】2日11时50分,记者来到北京西站,在车站的南广场和北广场,出租车漫天要价的现象同样存在。

一辆车牌号为京B尾号437的出租车司机在得知记者要前往北京南站时,立马表示“一口价”100元。与此同时,旁边的几名司机也帮忙附和,这个时间段打车都要这个价格。

当记者问能否打表时,这名出租车司机则说:“我这是包车,所以不打表。”

在闲聊过程中,有司机透露,一部分在路边议价的是个体出租车司机,与一般出租车司机不同,他们不用每个月缴纳高额“份子钱”,也就不会对每天单数有太高的要求。

【暗访地点:王府井步行街】2日13时30分,记者在王府井步行街口的大纱帽胡同打车。车牌号为京B尾号756的出租车司机听说记者要去宣武门地铁站时,表示需要“一口价”60元。“除了打表的钱,还有停车费,所以要60元。”

就在此时,因有多辆出租车停靠在路边等客,造成交通拥堵。一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出现,要求这些出租车尽快驶离,并且不准在路边议价拉客。这名司机看到工作人员后,立马改口说,他的车就是正常打表拉客,不议价。在路边停靠只是休息会儿。随后立即开车缓慢向前,当看到工作人员走开后,这名司机又停车在路边拉客。

警惕性强:遮挡前后车牌 只给手撕发票

出租车有两种收费标准?记者咨询了北京市交通服务监督热线“12328”,客服人员说,不存在每公里4.3元的收费标准,北京出租车收费标准统一是白天13元起步价包含3公里;3公里至15公里的部分,每公里2.3元;超过15公里的部分,每公里2.76元。

按标准打车收费应该是多少?记者在路边随机拦了一辆出租车,从北京南站到北京西站,仪表显示的路程为8.5公里,等候时间为7分41秒,收费仅需30元。而记者用导航软件查询发现,从王府井步行街口到宣武门地铁站的路程约为4.6公里,打车费用约为17元。

通过暗访记者发现,这些议价拉客的出租车,等客时都会将后备箱打开,使监控摄像头看不到后备箱处的车辆号牌。在北京西站的一些出租车,甚至用毛巾将正对监控摄像头方向的号牌进行遮挡。记者看到的所有议价拉客的出租车的副驾驶位置前方,原本写着司机姓名和车牌号的提示卡也被拆除。这些司机表示只能提供手撕发票。

知情人士透露,通过遮挡号牌,能够防止拉客时车辆号牌被路人或是周边摄像头拍到。手撕发票上没有车牌号,提示卡被藏起来,是为了防止宰客行为被乘客投诉。

回应:都是正规出租车,将进行核实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和王府井步行街,均设有出租车候车点。但由于一些旅客特别是外地游客不熟悉地理位置,且部分时段车少人多,等候时间较长,有些乘客就会选择在车站出口路边打车,这给了宰客出租车可乘之机。

北京市交通服务监督热线对记者提供的议价拉客出租车信息进行了核实,表示这些都是正规出租车。其中部分出租车管理方显示为“大兴个体”“西城个体”。

根据监督热线提供的号码,记者致电北京市大兴区交通局了解到,所谓的“大兴个体”就是个体出租车,交通部门负责对其监管,交通部门将对记者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

“我们这里只能记录反映,但是具体处理,是由执法部门调查核实后,转到公司处理。将在15个工作日内对反映的情况进行回复。”得知这些出租车拉客议价行为时,监督热线客服人员建议,乘客防止被宰,应到车站或商圈的出租车调度站乘车。

原标题:暗访北京出租车:毛巾遮挡车牌8.5公里要价100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