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规划部门制定了《基于“小街区规制”的成都市中心城区“3900+”路网体系规划》,未来成都将形成“环+放射+方格网状”布局,规划总里程约3900公里。而通过优化,中心城区还可增加“巷”总里程约1200公里,形成“3900+1200”的路网体系,规划路网(不含“廊”)达到约5100公里,整体路网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小街区”,让城市更通畅、更舒适、更宜人。
具体而言:一是打造小街区,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比如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类街区,不设围墙,形成开放的公共空间;二是分割大地块,打造沿河慢行通道,让附近居民畅行其中;三是提升路网,绕城路尽快形成快速路,消除拥堵路段及节点。
这些举措,既是成都市针对本地实际出台的一项城市建设善政,也是对今年2月份中央提出“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的积极响应。而成都市提出的“小街区规制”,更符合成都市的城市布局特点和城市发展历史,并且早在一年前就正式提出来了,较早地预见到了城市未来发展走向。
“街区”二字其实并不高深,“街区制”更不是舶来概念。早期的城市居民住宅,大多临街而建,鳞次栉比而自然成片,形成特定区域。此种情形,古已有之,中外皆然。而小区以及小区制,就人类数千年城建史而言,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相对封闭的小区,其优点是比较安全、安静,避免了传统街区制相对而言更加突出的噪声、治安等方面问题。然而,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如在城市中心区域也一刀切地建设封闭式小区,尤其是有些小区面积大、处于交通要道,人为制造了一些断头路、丁字路,客观上形成了太多的“梗阻”和“血栓”,让城市变得很不顺畅。这样的小区,其实早就应该打通、打开了。
早该打通、打开的,还有那些几十年间形成的单位大院。它们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单位体制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已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几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是一个个相互隔绝的“小社会”,它们不但自办学校、医院、剧场、体育馆等,有些甚至还拥有公安及司法部门。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安全需要,它们用围墙把自己圈起来。还有一些机关大院,跟上述“单位”的情况差不多,有些早已失去行政职能,成了“大杂院”,但仍然自成体系,其实也是可以拆掉围墙,融入大社会中的。
在欧洲旅行我们会发现,那里的“单位”都是没有围墙的。市政厅也就一幢大楼,四周都是开放的道路;大学更像是一座城,譬如牛津、剑桥,跟其他街区毫无阻隔,交通非常顺畅。在成都市的上述规划中,像西南财大片区、成都理工大学片区等高校及其配套类设施,已准备开放校园主要进出口,优先保障慢行畅通。这意味着有条件的大单位、大院落将被鼓励打开围墙,共享区域通道,让公共交通更加完善,公共设施利用率更高,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慢行环境更加舒适。这才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气魄。
原标题:蓉平:小街区大都市,给成都人一个更爱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