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助力脱贫攻坚的农民夜校不可小觑

2016-08-24 18:29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马兰

8月16日,越西县在该县大花乡瓦尔村举行“农民夜校+点题培养中心”启动仪式,15个乡镇62个贫困村“农民夜校”开班。在脱贫攻坚中,凉山贫困群众要发展产业,怎样过语言关?技术从哪里来?近日,凉山州各县市纷纷创办“农民夜校”,教农民学汉语、政策、技术、新风。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督导组的肯定。这一做法也在凉山州全州推广。(8月23是《四川日报》)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贫困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善于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也要凝聚力量、综合施治,切实巩固面上成果。特别是扶贫攻坚核心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具体到贫困群众,就是要“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就是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路径日渐明晰,目标任重道远。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发力,从脱贫攻坚中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脱贫发展的难点症结突破,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以精准扶贫求精准脱贫,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已经到了拖不得、等不得、慢不得的攻坚时刻,到了毫无退路、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错失良机就是犯罪。而群众是脱贫攻坚战的实施主体、受益主体,是脱贫发展的内因。如果群众没有积极性,扶贫攻坚效果将大打折扣。

也正因如此,看到《凉山:克服“等靠要” 贫困村民进夜校》的报道,不由自主地要为其点赞。农民“夜校”不仅是搞好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的主阵地,也是加强党群关系、夯实基层基础的新平台。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在过去的“战法”中,许多地方都以为扶贫困就是给钱给物,因而偏重物质层面扶贫,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帮扶,结果,久而久之,使得一部分贫困户养成了浓厚“等、靠、要”依赖思想,失去了自我脱贫的信心和能力。要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自尊、自立、自强意识,不等不靠,脱贫发展要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农民“夜校”的功能是不可小觑的。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路,也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选择。而这一切,都需要农民群众的全程参与和持续发力,只有调动了“人”这个最根本因素,通过农民“夜校”这个平台,把党的路线方针传达到最基层,把各地脱贫攻坚的好经验、好做法传播给基层干部群众,把新风新尚传播到每个群众的心中,使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农业技术的最新动态,并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使其成为先进农业技术的主人,才能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补充足够的能量,让小康社会早日全面建成,才能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弱鸟渴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知识是人类和社会飞跃的翅膀,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能量,知识愈广,智慧愈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真正把农民“夜校”办起来,办好办活,把扶志与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贫困户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就能让农民“夜校”成为脱贫攻坚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作者:林伟    

原标题:助力脱贫攻坚的农民夜校不可小觑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