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二仙桥片区的成华区最大旧城改造项目加速推进,进入全面拆除阶段
昨日是国庆“黄金周”最后一天。在成华区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二仙桥1号地块施工现场,一幅“抢字当先,真抓实干”的画面:工地上挖掘机、装载车开足了马力,紧张作业;清运建渣的车辆来往奔波;占地近300亩的工地上,6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在一线忙碌,整个施工现场干劲十足、热火朝天。
铆足一股劲
国庆大假不休, 奋力推进项目攻坚
“虽然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有点遗憾,但大家干劲都很足,都憋足了一股劲加快建设,力争年内基本完成拆除工作,为后续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打好基础。”现场工作人员杨茂梁表示,国庆假期他们一天都没有休息,拆除工作加快推进,工地现场基本一天一个样,“加快建设,只争朝夕”已成为施工现场的新常态。
据了解,二仙桥1号地块项目东至成都铁路局铁路走行线,南至二仙桥北路,西至二仙桥西路2号—34号,北至二仙桥西北路,总投资约30亿元,涉及搬迁改造面积约20.53万平方米,是目前成华区范围内投资最大,占地最广的旧城改造项目。作为中心城区唯一一处整体重建片区,该项目将为中环路二仙桥片区腾出近300亩空间建设现代城市综合体等市政配套设施。成华区还将在该片区新建29条市政道路,道路总长约22公里,总投资约17.95亿元,在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构建起衔接城市内外、串联六大功能区的路网体系。
从铁路线交错纵横,工业、仓储物流等企业布局凌乱的“旧城区”到以万科音乐广场等为主的市级文化商贸集聚区,以龙光世纪中心等项目为主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市级创意办公集聚区,在城建攻坚项目的强力推动下,八里庄二仙桥片区在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正在经历一场蜕变。
“随着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公建配套的完善和升级,该片区将蜕变为成都东北副中心,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该区抓住城市治理和生态发展两条路径,大力实施城建攻坚行动和美丽成华行动,城市功能和环境形象得到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八里庄二仙桥片区网状铁路拆除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展土地整理和上市工作;八里庄站自主改造项目、101仓库等拆迁签约取得突破性进展;被看作“比曹家巷更难”的二环内最大“城中村”双林北横路127号、129号棚户区改造模拟签约率达100%;火车北站改扩建项目已签约2340户,完成进度99.79%;驷马桥片区内的兴蜀军市场、川报纸库、海兴冻库市场等项目全面完成拆除工作。此外,圣灯、青龙、保和等片区也有众多项目拆迁取得显著成效。
多规合一
做强功能、做优品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关于城市空间,市委全会强调,要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成华按照市委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北兴旧城、东造新城’的发展理念,将大力实施城建攻坚行动,围绕‘多规合一’‘四态合一’的理念进一步做好城市各项规划的优化调整。”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以拆除制约八里庄、二仙桥片区发展的网状铁路线为契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龙头,加快实施老旧市场拆迁、棚户区改造、企业自主改造项目;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着力把城市功能做强、品质做优、环境做美,增强对现代产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强化城市发展顶层设计。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进一步做好各项规划的优化调整,高标准推进鲁能城建设,打造关家片区“小街区规制”示范区,增强城市通透性和人情味;规划实施圣灯公园等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在铁塔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规划一批海绵城市示范单元。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合成都正在实施的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全面统筹实施上盖物业、绿化工程、配套设施等建设。全力推进路网建设,加快打通凤凰高架、蜀龙路五期、致力路下穿铁路等骨干交通断点,加快八里二仙、北湖等片区38条配套道路建设,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圣灯等城中村改造,加快启动八二东片区改造工作,确保全年完成112个老旧院落整治,加快龙潭街道、保和街道和白莲池街道等涉农片区的征地拆迁工作。按照环城生态区建设规划,抓好北湖水库、龙潭水生作物区建设。
多措并举
做优环境、做美水岸,推进“水灵成华”建设
此外,以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成华典范为目标,成华将进一步做优环境、做美水岸,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大城市、细管理,持续深化“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全面贯彻成都市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实施意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成华典范为目标,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水环境,打造开敞宜人的城市水景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彰显城市历史文化。
据悉,未来3年,成华区将完成河宽超8米的13条河道的综合整治,打造成“百渠灌区、水灵成华”。
程华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