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器官捐献协调员薛瑾:供受双方家庭彼此牵挂的桥梁(2)

2016-10-10 07:1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欣慰

小男孩和他的家庭:“只要他们好就好”

“如果能够帮助到其他人,能够让那些即将离去的人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也是他生命的一种延续。”当医生建议小丁父母能够捐献器官时,两人很快答应下来。

参与小丁器官捐献协调的薛瑾对小丁印象深刻。小丁是家中独子,孩子离去的痛苦如山沉重。而小丁的肾脏也让一个正处于花季的女孩重燃希望,“都是两个花一般的孩子,对于他们不长的人生来讲,这种经历足以让他们变得更加美丽。小丁并不是真正地离去,他还活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

昨日上午,赵洁向薛瑾打来电话,她说再一次想起了小丁以及他的家庭,感激的话无以言表,希望薛瑾能够代为转达。挂断电话后,薛瑾拨通了小丁妈妈刘文(化名)的电话。电话那头,刘文沉默了片刻,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也没什么了。”不过,她还是问了薛瑾几个问题,“他们情况怎么样,娃娃还好吗?”“还好,对方是个女孩,经常发来消息要表示感谢,但我们又无法给她提供号码。”薛瑾回答。“另外几个受体呢?”刘文又问。“另外几个也好,器官都很健康。”薛瑾说。

对于过往,刘文已不愿多谈,毕竟那是一段伤心的时光。“只要他们好就好。”刘文停顿了一下,“这样我们也会好的,后面的日子也会好起来,我们的家庭也会好起来,娃娃……也会‘活’得很好。”

中转 她为两个生死家庭,搭建起情感桥梁

对于薛瑾以及目前从事着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所有协调员来讲,他们的工作已不仅仅是说服那些已无法挽回生命的家属捐献器官,另一个重要的身份还是一个情感桥梁,在器官捐献“双盲”制度中,成为一个中转站,将彼此的挂念和感激传达给对方。

“几乎每一个供受双方都会在术后询问对方的情况。”薛瑾说,但“双盲”制度下,她无法满足他们的诉求,“我们只能告诉他们,对方的大致年龄,是男是女,术后的器官状况和患者的恢复状况如何,其他的只能残忍拒绝。”

因此,双方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协调员转达。“一般而言,供者的询问会集中在前两个月,他们很想知道器官移植是否顺利,过了这个时间后就会平息下来。我们也不会主动打扰他们,因为他们需要平复的时间。”薛瑾说,而相对于供者,受者的沟通则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是诉说他们的恢复状况,再就是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感谢。”

器官捐献:放大爱,延续生命

□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薛瑾

刚毕业跟着主任上门诊那会儿,总是看到他淡定地给晚期病人下“死刑令”:“这种情况一般就只有半年”、“三个月”……当时,除了不断地为病人惋惜,剩下的感触就是,自己多久才能学会对生死淡然处之呢?

时间总是历练的刀子,不知是多少患者的离去,多少情感的宣泄,才逐渐练就了这一身“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本领。面对危重,面对离去,面对意外,不再惊讶,不再跟着暗自落泪,甚至变得有些“程序化”……

其实工作本该如此。但是,“走心”是一件认真而残忍的事情。内心深处,总有一些东西阻止着我“程序化”。就像不该动情的时刻,各种爱护,各种正义,却油然而生了。

2013年7月,一位50多岁的音乐教授在医院完成了肝移植手术。生病前,他每天三顿不离酒,一天不下一斤酒。生病了,医生告诉他需要换肝,不然活不过一两周。他说他还有些事情没做完,就先把肝换了再说吧。换了没多久,他就想去给学生上课。

他有爱他的妻子,有给他设置专属微信头像的女儿,有热爱的音乐。之前,看他满四川跑,去各地看小朋友考钢琴、电子琴过级,跟着山山水水合照,呼朋唤友踏寻曾经去过、待过的地方……说实话,我挺羡慕这种洒脱、率真的人,而且一直在学着让自己也能变得洒脱、率真。

本以为他能这样一直走下去……但去年年底,他再来医院的时候,见到我时却说了一句很让人伤感的话,“医生说我活不到三个月了”,说这话时,他还依然带着笑容。

从那以后,他的朋友圈也停止了更新。后来才得知,他已经不在了。

我以为自己不会动容,可他在我的脑海里转了一天。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用心对待过的人能健康地活下去,但因为病情的变化,本该换了器官后正常生活的教授,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每每想到此,我都会伤感一番。可后来觉得,如果没有那个肝脏,可能教授的最后一程不会走得如此美好吧。

器官捐献,正是将爱无限放大,将生命延续进行的大善大爱。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