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北京未实名手机今起单向停机 "双停"60天后将销号

2016-10-15 09:53   来源: 央广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工信部自2010年起就对手机号进行实名制的管理,但实施的前几年效果并不理想。今年五月,工信部又下达了更严厉的“手机号实名制”管理通知,要求各运营商确保在今年底全部电话用户的实名率达到95%以上,明年6月30号之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通知发布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北京分公司积极响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的公告》,规定了北京地区电话用户必须在10月15号,也就是今天之前完成实名登记。在今天以后还未登记的用户将被依法单向停机,只有被叫的权利而不能呼出。而在11月底之后还没有及时补登身份信息的手机号,将会被双向停机,既不能打进也不能打出。错过登记的用户,有哪些途径可以进行补登?手机号实名制后,又会给用户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呢?

在北京移动金融街营业厅里,不少用户前来办理实名登记业务,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有客户告诉记者,“我不会上网,来这儿10多分钟就给办好了,挺方便的。”“手机卡实名制可以减少一些垃圾短信,防止诈骗。”“现在手机卡经常绑定银行卡,我认为实名制更安全点。”

工作人员介绍,在营业厅现场办理的用户,要携带好本人的手机SIM卡和身份证。如果由他人代办,需要代办人携带自己和机主两个人的身份证以及机主手机卡现场办理,但是特殊号码(如1212、6688等连号)则需要机主本人亲自到营业厅办理。北京移动金融街营业厅经理刘冬云强调,“针对特殊号码,客户便于记忆,客户认可度也比较高,所以我们要现场确认机主和使用者身份,再次核实后实名到机主名下,避免出现风险问题。”

为方便用户,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同时开通多种渠道为用户开通补登记服务,包括网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用户只需要按照要求,上传自己的身份证正反面以及手持身份证照片,经后台核验后就可以完成实名登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市场经营部综合运营经理孙鹏介绍说,“10月底之前,我们依旧会对客户开展双向停机,即主被叫都无法使用,11月之前,如果是被单停的用户,您可以通过刚才介绍的方式补登记,一旦被我们双停了,便只能到营业厅补登记;10月底之后,一旦被我们双停,客户还会有大概至少60天的时间,可以到我们的营业厅进行补登记。如果不补登记的话,我们将会对这些号码正式进行销号处理。”

工信部9月发布消息称,将指导电信企业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确保2016年10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96%,年底前达到100%。目前,全国范围内多地对未进行手机实名登记的用户进行关停。中国移动宁夏、内蒙古从7月开始执行“不实名就停机”的政策,分批次执行;河南郑州6月25日分批次对未实名登记的用户停机;江苏三家运营商则是从12月起将停止仍未实名用户的全部通信服务。不过安徽黄山市民小李在办理实名入网手续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和短信,比如推销房子的或卖保险的,实名制登记之后,我的很多信息运营商都会知道,怎样保证隐私不被外传,是我所担心的问题。”

对此,工信部网安局副巡视员隋静回应:在推广电信实名制的同时,更会保护电信用户的信息安全。“对于电信企业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会及时发现并纠正,涉及刑法的要诉诸法律。如果发现运营企业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行政处罚,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行政罚款。”

目前,虚拟运营商号段已经成为推广实名制的重灾区。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关停14万个手机电话号码,其中涉及虚拟运营商的号码超过六万个,占比高达四成。以170、171开头的低资费、无需身份识别的号码一时间成了诈骗电话的代名词。隋静说,“在部分代理商手中仍然还有批量发卡、虚假登记的行为,因为对代理商来讲,它发一张卡,便挣一张卡的代理费,所以这种行为仍然出现。这次限定了在一家虚拟运营商的办卡张数,代理商也无法销售给同一身份证、同一运营商超过5张卡。”

而已经实名认证过的电话卡若流传到黑市或将带来更多危害。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建议,通过一次实名认证的手机号如果流通到黑市,运营商很难识别和管控,为了完全封堵电信诈骗,今后有必要推行二次实名认证。“也就是说注册实名号码的时候进行了实名认证,但这个号码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定期进行二次实名认证,看看是不是本人在使用,如果不是本人在使用的话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危险,这些应该都有助于打击网络诈骗。”

原标题:北京未实名手机今起单向停机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