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地域辽阔,地形、地貌、气候差异较大。新的形势下,四川省的发展方式和动力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从地理空间信息挖掘和分析背后的经济社会变迁,从而为四川省乃至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面临的新课题。
据记者了解,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未开展前,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四川省十二五平台建设”项目中部署了“地理省情监测”子项,旨在为即将开展的地理国(省)情监测探索技术,为后期重点监测指明靶区,并从宏观的角度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四川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平台项目)自2013年开工建设以来,至2016年10月平台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目前整体进入平台项目的总经验验收阶段。
平台建设过程中,结合四川省地质灾害多发等实际情况,平台还完成了汶川地震核心灾区地理省情监测、重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地质灾害防治专用图测制与应急保障测制1:2000地质灾害专用图等工作。此次监测大量融入了地质灾害点位排查、防治等工作,目前汶川灾区沿线地质灾害信息已全面加载其中,对灾害预防、移民搬迁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理国(省)情监测,不仅是国土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保障。10月27日,记者走进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采访四川省地表覆盖监测项目,此项目是地理省情监测的一个子项,由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承担,它提升了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覆盖率,保证了成果数据的现势性。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自然资源,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覆盖变化被认为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管理及政府机构相关决策也依赖地表覆盖的研究成果。”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基础测绘测图分院主任工程师陈阳对记者说到。
据了解,开展全省地表覆盖监测的目标在于,查明2000、2010、2015年四川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6大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四川省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规律,预测地表覆盖的变化趋势,为新常态下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为后期开展常态化地理省情——地表覆盖监测探索技术路线、总结工作经验,积累重要的历史数据;为生态、环境、气候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监测,我们获取了四川省2000、2010、2014年3期空间分辨率优于15米的地表覆盖数据,2000-2010、2010-2014、2000-2014年3个时段的地表覆盖变化数据”,“四川省地表覆盖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四川省整体植被覆盖率超过90%,其中林地面积占比约50%”陈阳说。全省地表覆盖监测呈现出查过30幅专题图,监测报告3份:全省地表覆盖监测报告(综合篇)、全省地表覆盖监测报告(典型区域篇)、全省地表覆盖监测报告(典型专题篇)等重要资料报告。形成了中分辨率全省地表覆盖监测技术体系,并通过此体系发现了地表覆盖变化的典型、热点区域。还开展了“变化动态度”及“退耕还林工程”等相关专题分析。
上诉成果为生态、环境、气候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新常态下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为即将开展的高分辨率地表覆盖监测指明了靶区;为地理国情监测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方法,同时也累积了相关技术与人才。
“全省地表覆盖监测成果除用去全省典型区域、典型专题分析监测以外,还在‘边普查、边应用、边监测’阶段,还应用于大小凉山森林资源监测及水力侵蚀调查、都江堰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风险监测、邛海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川滇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监测等项目”,陈阳对记者说。据悉,除已基于全省地表覆盖监测成果数据开展的有关分析及应用外,该项目成果应用前景还体现在,通过中分辨率全省地表覆盖监测发现了地表覆盖变化的典型、热点区域,为后期开展的高分辨率地表覆盖监测指明了靶区;为当前中尺度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土壤侵蚀、地质灾害风度等相关评价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后期持续地表覆盖,及生态、环境、气候、地质灾等相关监测与分析,积累重要的历史数据。
原标题:四川地表覆盖监测出成果 约50%面积为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