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兔,属鼠兔科,其远祖可追溯到6500万年前。它的习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善于鸣叫,又被称为“鸣声鼠”,在广阔的川西北草原上,也被牧民叫做“阿不扎”。
◎学界公认,四川境内分布的主要为高原鼠兔,栖息地是海拔2500米以上的灌丛、草甸。而扁颅鼠兔生长在摩天岭脚下区域,海拔不足1500米,地表主要为森林和砾石堆
◎鼠兔的发现和重新认识,或将进一步廓清鼠兔的特性,为保护或控制其种群数量奠定基础
“唐家河发现新种类的物种啦!”10月31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民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两张标本照片:两只不足10厘米长的“老鼠”。半个多月前,它们刚被省林科院确定为“扁颅鼠兔”。
谌利民展示的标本,只是四川过去9年物种发现的一个例子。过去9年,省林科院累计发现命名10种小型哺乳动物,其中5种为鼠兔。在此基础上,四川学者新命名了一个鼠兔的亚属。
而同时,围绕鼠兔与土地沙化的关系,保护与限制的争论仍在继续。
发现
扁颅鼠兔从发现到命名耗时9年
截至科研成果最终发布,扁颅鼠兔从发现到命名用了9年。“真是意外之喜。”时至今日,谌利民还记得第一次获得扁颅鼠兔时的情况:2007年四五月间,省林科院在唐家河保护区开展小型兽类调查。5月底,科研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只鼠兔。这让与老鼠打了20多年交道的省林科院副院长刘少英异常兴奋,“在这个海拔高度很少见到它,当时就想,会不会是个新物种。”
位于岷山山系北部的唐家河,因海拔落差大、生态环境保存好,一直是动物专家寻宝的所在。但当时谁也没想到会碰到鼠兔。学界公认:四川境内分布的主要为高原鼠兔,栖息地是海拔2500米以上的灌丛、草甸。而发现鼠兔的摩天岭脚下区域,海拔不足1500米,地表主要为森林和砾石堆。
回到成都后,刘少英对鼠兔标本进行了反复检查,几个细节让他异常兴奋:鼠兔的耳朵前缘内侧有一个被茂密的短毛覆盖的异耳屏;与一般鼠兔相比,它们颅脑部位相对扁平,眼眶也很小。
此后数年,刘少英频繁往返唐家河和成都,分别在2014年、2015年两次捕获同种鼠兔。其间,通过比对数百个标本、数十次细胞组织鉴定,最终确认在摩天岭下捕获的鼠兔,是此前物种记录的“漏网之鱼”。
原标题:唐家河之旅:发现“鸣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