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城湖美景 本报资料图片
“带娃儿和老汉出来晒晒太阳,耍会儿去喝羊肉汤。”12月21日是冬至节,成都人有喝羊肉汤的习俗。阳光明媚,市民杨修蓉满脸兴奋,陪着老人孩子在人民公园里遛弯。
“坚持运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加快生态修复,让市民享有更多‘窗含西岭千秋雪’‘濯锦清江万里流’的生态福祉。”成都市委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强,群众绿色发展获得感持续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打造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提升生态品质
坚守底线“零容忍”
自从锦城湖建成开放,来自川东北的刘勇夫妇一有空就带孩子到湖边玩耍。夫妇俩通常是打羽毛球,5岁的儿子最喜欢玩遥控飞机。
与锦城湖同期开放的还有位于锦江区的白鹭湾生态湿地,是成都重点建设的环城生态带的“六库八区”之一,总面积4950亩,其中水域面积1500亩,拥有乔木10万余株,绿化面积95%以上。走进白鹭湾湿地,但见溪流湖泊相连,绿波荡漾;水生植物茂盛,花草铺地,绿树成荫,时有白鹭翔集其间。每逢节假日,这里白鹭纷飞、游人如织。
锦城湖、白鹭湾只是成都环城生态区的一部分。
大手笔折射出怎样的治城理念?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生态文明源于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超越,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级阶段。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突出“因水而兴”的生态要求,强调对损害生态红线“零容忍”,把更多的资源用于优化城市生态,统筹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增添环保活力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蒲江是养猪大县,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养殖面源污染治理成难题。而全县有茶叶20万亩、猕猴桃10万亩、柑橘20万亩,对猪粪等有机肥需求量很大。”蒲江县农业和林业局副局长袁兴阳补充道,过去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成都市委、市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构建绿色低碳的制度体系、产业体系、生活体系。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资源的过度使用。为此,成都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培育和弘扬绿色低碳文化,倡导公交出行、中水回用、分享经济等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推进绿色创新
立法保护特定区域
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在锦城湖2号湖区的北入口处,立有一块2.4米高的界标,写着: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边界。为了保障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和管理,成都开全国先河,首次以立法形式刚性保护特定区域生态环境,立法制定了《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从制度上为建设“宜人成都”保驾护航。
续水脉、传文脉,折射出成都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辩证思维:一座宜人城市,应当是围绕人的需求服务的有机体,既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更需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和优美化的城市生态。
据2016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