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部金融中心成色渐足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成都金融业可谓成绩斐然。2016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八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西部第1、全国第5,全国排名较2015年上升1位。去年以来,成都金融业显示的诸多数据,也都在验证着西部金融中心的成色。本期《成都经济观察》,记者采访政府、企业以及学界众多相关人士,解读数据背后含义,全面展示成都金融业的前进脉络与发展前景,探寻西部金融中心的更深层潜力。
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全省金融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核心指标与全国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进一步提升金融业活跃度、市场度、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格局,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摘自《四川省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政策方向
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开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
专访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梁其洲:
“当前,成都正面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融入‘一带一路’、深化创新创业、建设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这进一步凸显了成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摆位,那就是肩负起全面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使命。” 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梁其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市金融办也将着眼大局,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统筹实施金融业“五大行动”,确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梁其洲介绍,市金融办将积极顺应现代金融发展趋势,不断强化金融中心的战略功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围绕省委提出的“打造西部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总部商务区和金融机构、金融交易、金融后台聚集地”这一目标,积极实施“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行动,努力加快构筑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突出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努力推动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培育经济新动能,增进市民福祉,努力开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
在各项行动的方向上,则包括了依托蓉欧快铁沿线及“一带一路”南线多条经济走廊,实现成都与亚欧知名资本市场在商品期货、证券、股权、债券等领域互联互通,推动支持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金交所、农交所、天府商品交易所等交易机构现有要素市场做大做强,系统谋划一批重要的要素交易机构;面向全球吸引一批世界顶级的财富管理和服务机构聚集;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试点;大力促进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三方支付等金融创新业务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企业声音
成都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五、中西部第一
新三板公司金投金融董事长夏予柱:
很庆幸,赶上了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好机遇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新三板为诸多中小企业实现直接融资提供了更为便利与灵活的路径。2014年1月24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全国扩容后266家企业首批集中挂牌,彼时四川首批挂牌企业达到11家,包括了必控科技、乐创技术等诸多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的新三板时代也由此开启,近3年时间,新三板队伍不断扩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最新数据,四川新三板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95家,稳居西部第一。而截至2016年11月, 成都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206家,新增111家,总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五、中西部第一。
直接融资路径的畅通,也让更多的企业尝到了甜头。2015年10月,成都高新技术企业金投金融挂牌新三板,去年6月,其则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名单,成为成都14家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之一。谈及挂牌新三板对于公司带来的助力,金投金融董事长夏予柱深有感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夏予柱表示,公司登陆新三板之后,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得到了一些投资机构的关注,可以让公司获得高效低廉的直接融资。“通过挂牌新三板,公司已经进行了3500万的融资,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储备了充足‘粮草’,下一步,公司考虑在合适的时候继续利用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融资发展,并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
金投金融专注于金融机构银行现金类业务处理及自助银行整体运营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作为一家金融类企业的负责人,夏予柱目睹了近年来成都金融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可以说,现在的成都,已经具备了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实力,我们也很庆幸,赶上了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好机遇。”
在夏予柱看来,金融业是一个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政策性强的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成都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富,在双创的大潮下,成都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与机构在此生根发芽,这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夏予柱认为,成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格局,这对企业来说则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金融牵引,我们可以让资金的流通更顺畅,实现发展活力的持续迸发。”
对于成都金融如何进一步发展,夏予柱建议,首先需要营造良好氛围,让成都这一片饱含着金融发展基因的城市为更多人所熟知和了解,全面展示成都魅力,体现成都特色。其次,需要对成都金融发展的已有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和总结,特别是在创新和改革交织的实践探索领域,既要落地,更要推广。再次,需要注重汲取世界先进的金融发展思路和理念,“尤其是要注重吸取巴黎、纽约等世界金融中心在金融发展方面的有益做法,对成都金融发展进行整体论证和规划,发出前瞻性思考。”
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总数近900家
成都曦和海昇投资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杨博文: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发展机会
除了沪深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之外,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作为川内的四板市场,其挂牌门槛更低,也更适合中小微或者仍处于早中期的企业。截至2016年11月,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总数达730家,新增340家,而据交易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858家。四板市场也成了成都上市企业的“蓄水池”。
作为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的推荐会员机构,成都曦和海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海昇投资”)在过去的两年中,成功推荐了四家企业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板挂牌,这也是迄今为止川藏股交中心融资板仅有的四家挂牌企业。
“作为一家专注于中小微企业投融资业务的机构,我们明显感受到成都市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企业上市辅导及培育等方面的高度重视。去年出台的《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以及之前成都市多个区县已出台的相关针对企业上市融资的鼓励政策,都是成都市到各区县,自上而下对发展四板市场及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上的实质行动。”海昇投资执行合伙人杨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博文认为,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在此过程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始终是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挂牌四板市场,企业能够以‘预科班’的方式逐步熟悉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运营及规范要求,而且通过这一市场,挂牌企业可以股权、债权以及其他权益类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杨博文称,伴随着成都经济证券化水平的提升,成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大企业在川藏股交中心挂牌及融资的鼓励力度,让更多中小企业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得到快速的发展。相信未来的四板市场也将像当前的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一样,为经济发展作出其独有的贡献。”杨博文同时表示,希望通过资本的流动,实现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的高效协同,使得成都不仅是人才技术的聚集地,更是资本和财富的聚集地。"
截至2016年7月末,成都市社会资金总量达到近4万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金融市场
宜信财富华中区总经理、总裁助理陈果:
成都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 愿与成都迎来更好发展
“成都正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社会财富规模近年来也不断扩大,家庭财富管理需求与日俱增。截至2016年7月末,成都市社会资金总量达到近四万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金融市场。成都人不仅爱工作,更会生活,随着成都经济的不断发展,成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也迅速增长,在财富管理方面,成都是目前整个中西部地区高净值个人总数最高、增长最快的地区。”对于成都财富管理市场的潜力,宜信财富华中区总经理、总裁助理陈果有着清晰的判断。
基于对成都市场的信心,宜信财富在2010年就在成都开设了第一家财富管理中心,目前在成都开设有两家分公司,是聚焦西南地区的第一批财富管理机构。陈果告诉记者,目前宜信财富正以成都为中心,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的财富管理市场。在陈果看来,对于金融业来说,长期的竞争是对于人才的竞争,新型的跨界人才是重要的新资源。在此方面,成都高等院校林立,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近年来,成都着力于完善财税、法制、人居环境以及人才保障等财富管理发展环境,获得良好成效,成都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成效卓著,也希望成都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现在成都在大力支持双创,为金融业提供人才保障,这对于行业非常有帮助,相信随着成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在金融方面也将水涨船高。”
除了人才资源外,陈果认为,丰富的金融配套,对于财富管理市场的开拓也不可或缺。陈果表示,成都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组织形式齐全、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也是西部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目前已有西南联交所、四川金交所、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成都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要素市场,成都还在西部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试点,“作为一家财富管理机构,必须要有全球化的布局和国际化的人才、资源,现在宜信财富在国内40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并在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设有办公室,在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机遇下,我们也有信心,与成都一起,迎来更好的发展。”
公司科技金融的业务量从2013年1000多万余额到去年接近1.5亿
成都高新锦泓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建民:
发力科技金融 以创投助力双创企业发展
作为一家专业服务科技创业者的风险信贷机构,锦泓科技小贷(以下简称锦泓小贷)成立于2010年,由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两家国企发起,联合科伦集团、西藏药业等知名民企组建而成。通过与政府双创服务平台、风险投资、创业孵化等机构紧密合作,更多资本也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助力科技创业者快速成长。
据锦泓小贷总经理姜建民介绍,截至2016年11月底,锦泓共计为近300家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累计发生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锦泓小贷的资金介入之后,有近15家企业已估值上亿,30多家企业引进下一轮风投,11家企业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购。其中,九鼎瑞信、中自环保、虹华环保、畅达通、紫极科技、谛听科技、宏基股份、可为科技、鱼鳞图等已经成功登陆新三板,安德科技被上市公司华伍股份收购。还有30多家优质企业拿到了多轮投资。在姜建民列举的名单中,则包括了极米科技、极企科技、谛听科技等一批在当今成都创业圈中颇有名气的创业公司。
姜建民告诉记者,锦泓小贷从2012年开始探索科技金融,也切身体会到了成都创投领域的变化。“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发现,整个市场爆发出让人惊叹的生机和活力,公司科技金融的业务量从2013年1000多万余额,到去年接近1.5亿,累计发生额超过10个亿。”姜建民表示,成都这两年出台了多层次的政策扶植体系,为创业者、投资机构“放手干”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步伐下,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业企业的发展。
前不久出台的《四川省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姜建民认为,成都要建成西部金融中心,除了金融企业数量要多,还必须得加强科技金融建设,“目前,科技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支付清算、融资模式、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各个环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还将进一步影响传统金融业,建议成都加大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配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地金融科技企业入驻,并对本土金融企业实现科技金融创新给予鼓励和支持。也希望能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贴息,并将更多金融科技企业纳入风险补偿范围,让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做金融创新,进一步降低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报记者 马玉宝 摄影 谢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