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木作花园十一载花开 “工匠精神”哺创业成长

2017-01-21 07:54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在兰岸看来,木作不是简单的雕刻,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生活美学

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有一家特色木艺手工坊——木作花园,这里锯声、锤声不绝于耳,有着极为考究的设计和雅致的陈设,此外还有足够宽阔的创作空间以及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完全区别于印象中传统木艺手工坊的不拘小节。

木作花园的创办者是一群喜爱木艺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多数人从海外留学回来,名校毕业,专修设计。从一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组成的工作室,到占地近千平方米、各种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的成都首个“木作硬创空间”,木作花园用了11年。这11年中,他们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空间陈设上精致到细节,在专业设备上持续完善,力求在同类企业中出类拔萃。

11年磨一剑,如今,木作花园已名气在外。值得一提的是,木作花园不仅为成都木作爱好者们提供创意转化的平台,同时还具备“孵化”功能,不少好的点子和设计在这里萌芽和成长着;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也是中外交流的文化沙龙。当“创客态度”遇上“工匠精神”,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记者来到这家木作花园,近距离地领略了它的别样风采。

回蓉创业

因这里集聚了大量人才

下午3点,几名外国设计师正在木作花园里询问相关事宜,木作花园CEO兰岸像往常一样,站在客人身边,耐心地答疑解惑。“其实很多事情起初,都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起点的。”好不容易抽出工作间隙,兰岸谈起自己创办木作花园的初衷。在国外留学学习建筑的六年时间里,兰岸养成了平时制作小物件的习惯,回国后,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作为一名设计师和建筑师,光会画图和在电脑上做设计是绝对不够的。往往很多设计师在电脑上做出来的图和模型,在落地的过程中不具备可操作性,要么过于理想化,导致实用性不足,要么设计出来的东西成本过高难以使用。纸面设计与现实操作的脱节,催生了兰岸创办一个能让创意落地的工作室的想法。

木作花园的创办者是一群喜爱木艺的年轻人,不少人还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起初是因为我要搬家,可能因为自己是设计师的原因,我觉得市场上卖的家具很难满足要求,就自己设计了一系列的家具,自己找人帮着做。”提起木作花园创建的过程,兰岸侃侃而谈。在找人的过程中,兰岸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有从事设计的,也有从事家具生产的。在随后的交流和碰撞中,大家一致认为可以自己创办一个手工木作工厂,有了想法,他们就满怀期待地付诸行动,将想法落地。

如手工木作需要精细打磨一样,木作花园在落户时也反复斟酌,精挑细选。作为一名地道的成都人,故土难舍是兰岸选择将木作花园落户成都的重要因素。“木艺是集创意和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项目,需要汇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灵感与创造力。而成都已经集聚大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这个要素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兰岸看来,成都是个多元化的城市,不仅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蓬勃的商业活力、广阔的市场,还有宜居、宜业、政策支持等一系列适合创业的条件。

工匠+创客

木作花园也是一个“孵化”平台

谈到对木作花园的定位,兰岸为这里赋予了一个“硬创空间”的定义,这也是木作花园与其他木艺手工坊最大的区别。木作花园不仅仅教人们怎样近距离接触木艺,同时还是一个“孵化”平台。这里有专业的人才、器材、模式,所以经常会诞生很多优秀的创意和作品,对这些创意和作品,木作花园会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让它们更好地完成从0到1的孵化。

“会设计的人不一定会制作,会制作的人不一定会设计。而手工木作则恰恰是‘创意’与‘技术’的链接。”这也是木作花园创办的初衷,木作花园作为“硬创空间”,不仅为人们提供创意转化的场所,还作为一个“小孵化器”,通过技术指导等方式“孵化”更多优秀的木作设计师,授之以渔地将技术传授给他们,手工搭建一座“创意”与“技术”的桥梁。

从一块简单的木头到一件精美的手工作品,一凿一斧都是心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专注木艺,工于设计,手工何尝不是一种工匠精神!木作花园中,工匠精神可谓贯穿其中。从小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严格苛求自己的作品,即使是初学者做个最简单的勺子,也会精益求精、反复雕琢,力臻完美。从大的角度看,木作花园也期望整个企业能够在同类中做到最好,所以才会大手笔购置完善的专业设备,才会在空间陈设上精致到细节,才会对自己的技术不断精益求精……而这一切,就是工匠精神与创客思维在木作花园碰撞出的火花。在兰岸看来,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创客思维融合,才能在创新创业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

如今坐落在天府新谷的“木作花园”硬件全面升级——场地面积将近1000平方米,还有各种国际化现代化设备。此外,与世界一流木作器材供应商Festo形成战略合作,从每个细节为热爱木作、喜欢木作或者才开始接触木作的成都人打造了一个最专业、最舒适的木作环境,也为设计师提供作品硬件落地和品牌孵化交流互动与“成果转化”的平台。

生活美学

用手工打造的生活方式

人们对木的爱,就是对生活的爱。从材料出发,兰岸重新审视设计,以“爱木之心”细查每一块有生命纹理的木头。在兰岸看来,木作不是简单的雕刻,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生活美学,不同生活态度的人,能够从中收获不同的快乐。看着一块普通的木头,在自己手中变成了体现自己个性和想法的作品,并且得到认同,兰岸认为在木艺中收获的快乐就是实现自己想法的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从木作中收获不同的快乐。兰岸的一位朋友,认为木艺的乐趣在于全身心地放松,在全神贯注中忘记生活中所有的烦恼与琐碎。还有人崇尚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返璞归真中收获乐趣。在他们眼里,剔除多余的木块,刨祛木屑,美好的物件就能呈现出来。

花开十一载,“木作花园”从萌芽到建立,“木作众创空间”已成长了11年。现在,木作花园每周有几百人的人流量。很多没有任何基础,但喜欢手工的年轻人,都会在这里从最简单的勺子、筷子之类开始做起,慢慢地会做一些更复杂的制品,如木马、木偶之类。看着一块块简单的木头,在自己手里变成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他们收获了乐趣;还有一些专业的设计师,在这里将创意和灵感“落地”,他们也收获了自己的成就感;一些家长也会带着孩子到木作花园来,孩子在这里自己动手,在游戏中学习,这里也成了孩子的乐园。

融合文化

用手工搭起中外交流的桥梁

木作花园的店面和标识并不算醒目,走进去却别有洞天,在这个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CNC雕刻机、金属加工机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从装修风格和功能设置来看,也有别于传统作坊,可以说是个现代化、国际化,且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手工作坊。

木作花园的创始人多从海外留学回来,名校毕业,专修设计。“这样的构成是件好玩的事情,聚在一起,是不同思维的融合。”兰岸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产生了创意和灵感,是文化的交融,也是互衍。兰岸手下的每一件木作作品,既是传统的继承,也融合了自己思想后的衍生。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将一块寻常的木头变成独具特色的作品,每一凿一斧都是对“生命”的精雕细琢,每一处设计都是反复琢磨的创意,每一件手工作品都是匠心与创意的碰撞。兰岸曾经为成都创意设计周制作了一个小茶楼。在茶楼的设计中,兰岸别有用心地加入其他东亚国家的元素,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兰岸及他的创意团队“大开脑洞”,创意无限,设计语言突破国界,只为追求心中的完美。

眼下,木作花园正成为中外交流的文化沙龙。每到周末,周边住宅区的居民们,国际学校的小朋友们都会来这里聚集,做北欧维京盾牌,做中式餐具……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乐乎。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 摄影 马丁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