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四川博物院 让公众享受到均等的文化福利

2017-03-03 07:20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2010年8月11日,流动博物馆走进泸州叙永县麻城乡。图为苗族同胞观看大千书画。

流动博物馆走进工厂。图为工友们正在学习制作拓片。

麻城乡老百姓参观文物展览。

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3月 4日晚,“川博华灯欢乐之夜”继元宵节成功举行之后,将再度推出第二场。这天晚上,四川博物院将一口气推出 “馆长邀你 ‘摆龙门阵’”“川博首席专家解读 ‘扬州八怪’”等6大主题活动,让观众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享受到文化的魅力。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公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了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回首四川博物院新馆开放以来的 8年,“公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正是与保障法不谋而合、一以贯之的办馆宗旨。无论是全国首创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博物馆“微课堂”,还是巴蜀少儿书画班、基层博物馆帮扶以及博物馆延时开放等举措和活动,都让更多公众感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浸润,体会到公共文化保障服务的便民实惠。

给边远地区送文化全国首创流动博物馆

2009年5月,四川博物院新馆正式开放。开馆半年,便举办和引进国内外各类展览20多次,吸引着社会关注。然而博物馆究竟应该怎么办?如何让馆藏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根据国家文物局提出的推动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的要求,四川博物院2010年2月在国内首创了“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博物馆的探索之路。

流动博物馆成立之初,还只是以4辆小型厢式货车为载体,把实物、图片、展板带到基层。2012年,博物院干脆打造了全国第一辆多功能文物展示车。经过改装后的车辆,展示面积达到40平方米,不仅可以在车内举办小型专题展,车外还配上LED屏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生动立体的展陈。

在广安,釉里红兽纹瓶、景泰蓝香炉等文物展览,以及同时举行的《古风雅韵——院藏工艺美术》和全新的《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展览,开展首日就吸引了近万人前往;在攀枝花,《巴蜀精粹》实体文物展以及《四川博物院精品文物展》虚拟展,也让公众不用到成都,就能欣赏川博的“镇馆之宝”。除了文物展陈,还有公众参与的互动活动。博物馆库房中的珍贵文物,在边远地区变得鲜活起来。

为增加流动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文化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四川博物院还逐步探索流动博物馆分馆模式,2015年先后在巴中、达州两地分别建立了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分馆,让更多的基层民众得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透露,自2009年11月起,川博流动博物馆走进了远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广大基层的社区、农村、学校、部队和厂矿等,在翻山越岭间为公众无偿提供着文化服务,主动作为,保障了他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7年里,流动博物馆共展览80次,接待观众超过百万人次,累计行程13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川37个市(州)、县。

成立全国首个青少年博物馆研究机构让馆藏珍品走进全省学生课堂

2015年,《博物馆条例》出台,博物馆教育功能首次提到了研究、收藏和保护前面。而在此之前,四川博物院早就相继推出了“小小讲解员”“暑期蜀绣培训班”“巴蜀书画兴趣班”等活动,以便让广大青少年在博物馆里得到文化滋养。与此同时,川博还开设了“谁的手最巧”、汉代陶石主题工作坊两个固定的传统文化课堂。

然而,博物馆教育怎样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中的资源均等的问题?2015年9月,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博教所),这个全国首家青少年博物馆研究机构,致力于搭建全省馆校合作平台,让全省学生都能享受到博物馆馆藏资源。

2016年8月,博教所的首堂博物馆远程教育课——历史微课堂在川博开课。这天,“全国最美教师”成都七中育才中学历史老师叶德元,以川博馆藏文物为“教材”,上了一堂精彩的《蜀风汉韵——从画像砖走进汉代历史》历史课。汉代画像砖如何精美,不再只是书本上枯燥的概念,叶老师可以拿着出土文物详细解读。现场,不仅课堂上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甘孜、阿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也听到了名校名师的授课。

这个项目的建立,让博物馆的利用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当它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全省约960万青少年儿童均可在线实时上课、提问、答疑、互动。据悉,目前在该系统注册、可以享受微课堂的学生已经超过500万,微课堂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之中。川博丰厚的馆藏资源,邀请学校语文、历史、地理等名校名师授课,让中小学教材的相关内容从此变得直观而生动。

四川幅员辽阔,交通相对不便利、文化资源相对不平衡。无论是流动博物馆还是“微课堂”等项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来看,正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践行。而未来,川博将继续以该法为依托,把博物馆打造成公众向往的文化园地。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就在你身边“川博华灯欢乐之夜”打造6台好戏

公益性文化场馆如何保障群众的文化权利?在四川博物院,你不仅可以免费观展、参与各种活动,从今年开始,博物馆每周六还将延时开放至晚上8点。此外,每月还有一个周六将举行“川博华灯欢乐之夜”活动,目前已拟定包括“文创夜市”“文博专家讲堂”“华灯鉴赏会”“博物馆奇妙夜”“琴牵古今情动中华”“大千印象”等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公益文化活动,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添上川博色彩。

“公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博物馆怎么办?我们一直在不断根据公众的需求加以改变。”3月4日晚,“川博华灯欢乐之夜”将推出6大活动,让博物馆打开大门,也让公众真切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践行。

6项活动,有“馆长会客厅”。你想看什么展览?博物馆哪些活动最吸引你?你心中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川博将再度邀请各界人士摆“龙门阵”,一起打造公众心中最佳博物馆。

有“谁是文博王”知识竞赛。参与博物馆寻宝,上川博官网温习馆藏特色文物,不仅长知识,还有大量精美礼品可以赢取。

可以走进神秘的文保实验室。在全国知名文保专家韦荃陪同下,观看“清拓唐石台孝经拓片”的全色工序。

正在川博举行的“扬州八怪”书画展,当晚也将请出川博首席专家魏学峰,主讲郑板桥“胸无成竹”,却能随手写去、自尔成局的功力,以及扬州八怪的传奇轶事。

书画不知怎么赏析?文物背后的故事听不过瘾?川博典藏部鉴赏室的文物保管员,将带来齐白石精品书画以及稀世珍宝7—8世纪的佛陀铜像。

最后,在文创小夜市,公众还可以把川博研发的心生欢喜对杯、二十四字砖套杯、日神月神快客杯等精美文创产品以惊喜的价格带回家。

川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向公众完全敞开大门的博物馆,未来不仅可以观展,更可以成为公众休闲放松、学习交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张衡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原标题:四川博物院 让公众享受到均等的文化福利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