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框眼镜、白大褂、胶皮手套……一提到这些东西,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实验室或者医院,但这个场景也可以出现在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在小汤山特菜基地的现代化温室里,20多个从荷兰、以色列等国引进的新品番茄正在旺盛生长,而照顾这些植株的是18位90后大学生。这些来自北京、江西等地的大学生正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第一批实践者。
改变父辈土里刨食的辛苦模式
刘清林是北京农学院的一位大学毕业生,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这位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正在给结满果实的番茄串戴上防坠落的番茄夹。从温室顶端照进来的阳光洒在小伙子脸上,白大褂在绿色叶子的衬托下格外显眼。对于刘清林来说,这个智能温室就是他的实验室。刘清林家里有四五亩大桃,从小就跟着父母在果园中劳作,对农业并不陌生。这次来参加培训,刘清林觉得最高兴的就是可以学到很多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称将来“有兴趣把农业做好”。刘清林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种桃树,父母非常辛苦,一天到晚在果园中忙碌,等到售卖时价格还上不去,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现如今,农业正在发生变化,从事农业劳动的新时期职业农民也应该与以往不同。在这个90后小伙子眼中,农业应该具备更高的科技、更高的产出效率,绝不再是父辈人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模式。
记者看到,这个联栋智能温室里随处可见现代化的设备设施,管理方式也是“工厂化”的。所有的番茄都种植在方块大小的特殊岩熔棉里,脚下看不到一点泥土,植株径直攀升至2米多高的棚顶,却又极有条理地挂在架子上,结满果实的番茄串都挂在方便采收的位置,专用的采收机械来回一趟只需要十几分钟时间。因为新品中有一多半都是来自荷兰的品种,一位荷兰技术专家还被请来全程呵护番茄的生长。等到上市时,这些番茄走的都是精品路线,身价也比一般番茄金贵,一斤要卖到二十多元。
城里孩子扎根大棚理由是“喜欢”
与刘清林不同,来自江西的刘祺是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可是,这个1994年出生的城里人对于农业并不排斥,读大学时选择了长春科技学院的农学专业,现如今又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与了此次培训,理由同样是简单的“喜欢”二字。当别的同龄人在计算机、金融这些热门专业里考证拼搏时,刘祺一头扎进京郊的现代化大棚里,尽心侍弄着这些进口的番茄品种和现代化设备。
采访那天,刘祺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一小时可以上500多个番茄夹了,差不多是棚里最快的速度,这是他近几天的努力成果。从最简单的蔬菜种植开始,刘祺打定了主意要在农业领域里扎扎实实地往前走。过几天,刘祺还打算去跟荷兰技术人员多交流一下,请教精确水肥管理的问题。
虽然年龄不大,可是刘祺谈起农业来头头是道,他对于目前国内的农业发展不均衡和低水平都有些担忧,想用自己的所学来做一点改变,认为资源禀赋的不均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进行提升。在采访的最后,刘祺向记者透露将来自己要开辟一片地,种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农业的科技梦想变成现实。
记者了解到,熟悉蔬菜种植只是培训的开始,等待他们的还有嫁接育苗、病虫害防治、现代化精确水肥管理、电脑操控设备、机械采收等实践课和相关理论学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职业农民的培育新模式,通过分工种的专业化技术培训、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达到相关考核标准才算培训合格。这首批经过选拔的培训者共有18名,都是来自北京农学院、山西农大、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他们都具有农学学历背景,对现代化农业有兴趣、对农业有感情。经过3个月高强度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之后,这18位大学生将成为“全能型”现代农业从业者,了解农作物的全生育期各生产环节,可以去往规模化生产企业直接提供专业的社会化服务。
原标题:首批职业农民正式上岗 90后大学生为啥要去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