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全国人大代表、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资料图片)
“像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漫游海底的场景,未来或可通过深海旅游实现。”
在“蛟龙”号潜水器创造了7062米的载人深潜纪录后,下一步中国的深海科研的重点是什么?
“一个是构建‘蛟龙家族’系列潜水器,一个是发展深海空间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深海空间站的建设,颜开说难度不亚于太空空间站,“像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漫游海底的场景,未来或可通过深海旅游实现。”
“蛟龙探海”: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已立项
“蛟龙探海”是中国在深海科研方面的代表成就。
2012年,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的载人深潜纪录。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载人深潜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起被列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如今,通过“蛟龙”号上百次的实验性下潜,更加高效的深海载人潜水器也即将面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介绍,4500米载人潜水器将于下半年交付,11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已在2016年立项,预计将在2021年完成海上测试。
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大约就在11000米,这意味着在未来中国将会进行海沟“探底”,揭开海洋深处的神秘景象。
颜开说,关于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目前还要面对一系列挑战,如果研制成功,对中国的深海科研来说,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蛟龙家族’发展系列潜水器,以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科学需求的使用。”
深海空间站:
将和太空空间站一样开展科研
颜开表示,在打造“蛟龙家族”系列潜水体的同时,中国还将发展深海空间站。
今年1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介绍,深海空间站计划已经列入我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而且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已全面启动。
据《科技日报》报道,深海空间站应该携带多种作业工具,比如小型载人潜水器,科学家可以借助它们抵达更深的海底,完成研究任务后再乘潜水器返回。“深海空间站如果要下潜到1000米深的深度,将需要尺度大、质量轻、耐压强度高的特殊材料,这些材料的加工制造工艺也很有难度。此外,还要解决深海通讯导航、空间站精确操作控制等难题。”
对此,颜开表示,在建设难度和应用上,深海空间站和太空空间站类似。按照他的设想,“深海空间站可以采用燃料电池或者核动力。”
颜开介绍,深海空间站建成后,科学家们即可像在太空空间站里一样,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深海旅游:
科幻小说中场景或成现实
2013年,“蛟龙”号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首位“乘客”是同济大学的教授周怀阳。
颜开说,搭乘科学家下潜深海已经成为常态,“下潜之前,科学家会提交相关的课题研究报告,根据报告制定相应的下潜方案,包括海域、深度等等。”
当时周怀阳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要进行海底观测、采集样品,获得海底相关环境参数。
既然能搭载科学家,那么,未来是否能搭载普通游客进行深海旅游呢?颜开说:“深海旅游,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也会是一个可选方向。”
“海底是一个神秘世界,如果开展深海旅游,就会像科幻小说描绘的一样,漫游海底。”颜开说。
潜航员选拔堪比航天员
颜开:四川小伙儿唐嘉陵很不错
在“蛟龙”号7062米的下潜,以及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的任务中,担任主驾驶的都是四川小伙儿唐嘉陵。
1984年出生的唐嘉陵是四川遂宁人,是我国首批自主选拔、培养的载人潜水器潜航员,也是“蛟龙”号首批最年轻潜航员。2013年,唐嘉陵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载人深潜英雄”称号。颜开说,唐嘉陵是非常优秀的潜航员,也是潜航事业里的中坚力量之一。
颜开表示,潜航员的培训选拔工作由国家海洋局负责,其选拔标准堪比航天员,共有119项要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国平实习生周梓莹
原标题:中国将建深海空间站 “科幻小说中的海底漫游或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