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绕城高速(拟命名为四环路)
全叔,是微博网友对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的昵称。《全叔读报》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品牌栏目,不那么正经八百,但也不会一副很low的样子。
本期撰稿/凌恒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讯 前不久 ,成都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对5条环路名称命名的公示》,成都正式跨入“六环时代”。当然,除了坊间打趣中的“六环之歌”,对成都来说,它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2016年上半年获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将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成都市委继而确立了“一元统领、五位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发展思路,提出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大都市发展格局。
对于“六环时代”的远景规划,实际上就是要把构成都会区的中心城区、卫星城以及周边功能城镇全部囊括进来,让诸多功能片区联结为一,合理分工各自区域内的交通、人口、功能和产业。在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压力的同时,也使城市群实现合理经济规模,能够自然循环。
对于城市发展,“六环时代”的好处非常明显:它使得市中心与郊区、卫星城的联系更为便捷;通过立交桥与匝道和周边道路互通,全线没有平交,使得过境车辆快速穿越成为可能,也能有效减少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虽然环状路的优势多多,但也并不是“万金油”。成都则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地处平原地区,市中心也没有大型山脉与河流,城市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匀扩展。
其次,成都的“大”也居功厥伟。对于人口少、城区面积和交通流量也都小的城市来说,穿城本来就不是麻烦事,实在没有必要去绕环线的远路。
另外,还要归功于成都周边都会区均衡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如果区域内的数个经济功能区发展均衡,那么修建环状路就比较划算。同时经济功能上互相配合的需要也会催生出很大的跨区域交流需求,让环状路的利用率变得更高。
成都进入“六环时代”,是地理环境、城市体量和产业布局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在成都看来,“卫星城与中心城市,卫星城之间都独立成市,而不是绵延相连,最后都成为中心城市的扩充”——成都高速环路的目的并不是把周边“融入”、“扩展”进主城区,而是意在“联结”。
“六环时代”,意味着更加便捷的区域、跨区域交通和经济交流,这是大而化之的概念。而对于市民来说,交通改善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计日可期。
《全叔读报》是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原创新闻评论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为第5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