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自我教育能力”
瞿傲寒的父母都是科研人员,对女儿的成长更多是放手与尊重。“在父母眼里,我一直是一个不特别聪明,又有些内向的女生,但一路走来,我都在不断刷高父母期待值。”她父母说最大的育儿体会就是“要激发孩子强大的自我教育能力”。
虽然离家四年,但是女儿每天晚上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与父母通电话,“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与家人的距离。”每当遇到考试、心理上需要疏导时,“军师”妈妈都会及时出现,“在我要面临大考的年份会多来看我几次。因为妈妈常来探班,所以回家次数也没有很多。没有大考的时候一年回家两次,有大考的时候一年回一次。”
人物特写
为新加坡经济发展
提出建议
建议政府建立“失败公司保险制度”
在瞿傲寒手边,除了最喜欢的经济学读物,就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著作:《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成亚洲经济强国,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之道深深地吸引着这个成都女孩。
新加坡经济增长模式遇到的挑战和瓶颈是什么?如何在生产力和创新方面应对挑战?2016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主办的“新加坡经济的未来”论文比赛,向全社会征集未来提升新加坡社会生产力和创新发展的建议。
在这项新加坡最高级别的经济学竞赛中,参赛者有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等等。瞿傲寒和自己的新加坡同学一起组队,用3个月的时间查阅文献、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写成了数千字的英文报告——《为新加坡经济把脉》。在这篇论文里,瞿傲寒从新加坡社会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惧怕失败的观念为出发点,建议政府建立“失败公司保险制度”,降低创新失败风险,还建议政府建立机制保障学生可以休学创业。
“可能是我们新颖的视角赢得了胜利。”瞿傲寒破格成为该项赛事的外籍高中生选手,最终从51支入围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最高奖获得者。19岁的她,就和世界银行经济学家们站在了一起,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在新加坡《联合早报》
发表评论
剖析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焦虑”
除了参加义工,瞿傲寒每天必做的一门功课就是读报纸。“我可以不学习,但是报纸必须要看。”新加坡《海峡时报》是她每日必读,在新加坡四年里,她用英文、中文在当地最大的两家媒体《海峡时报》与《联合早报》发表文章有十余篇。从政治经济到儒家文化,她所涉及的话题包含着自己在新加坡做义工、走街串巷时,看到的最鲜活的题材。
在崇尚任人唯贤的新加坡,近年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新加坡中产阶层更是焦虑不已,他们倾尽全力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已经成为新加坡突出的社会现象。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呢?
瞿傲寒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新加坡中产阶层焦虑和随之而来的补习现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新兴的中产阶层需要几代人的沉淀,才能渐渐摆脱焦虑,才能不削尖脑袋去追逐公务员、律师、医生这些所谓的人生赢家之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摄影刘陈平
报料人:孙女士 线索奖:150元
原标题:瞿傲寒 “把脉新加坡经济”的成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