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啃“硬骨头”的肖方远
“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丝毫不马虎。”是工友们对青白江区焊研威达科技公司职工肖方远的一致评价。今年46岁的肖方远是公司铆焊部铆工组组长,是整个装备生产的第一环节。15年来,他出色地“啃”下了太多在业内响当当的“硬骨头”,多次被车间、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先进生产者和“质量标兵”,成为一名响当当的“铁裁缝”大师。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只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找碗饭吃。”1991年12月,肖方远退伍回到家乡。为了生计,他进厂当了一名学工,开始学习铆工、焊工、车工等精细工种,“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他暗下决心。
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多年的勤学苦练让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手艺,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让他差错率低得惊人,逐渐地,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基层员工当上了铆工组组长,多次被车间、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先进生产者和“质量标兵”,还成为同行业中出类拔萃的技术专家。
铆工被业内形象地称为“铁裁缝”,是金属构件施工中的指挥者。为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任务,公司将铆焊部门所有图纸的抄图和审阅工作以及画线、切割工作都交给肖方远来完成,由他来严格把关。
在记者采访时,公司同事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为国内某石化公司生产用于焊接压力容器的滚轮架,从拿到图纸那一刻,肖方远几乎就没有休息过。每天早上,他都要提前一个小时上班,仔细核对图纸上的各种技术数据、精确画线、指挥钢板吊装,哪怕中午和晚饭后的一点休息时间也不放过。“项目代表了我国的先进制造水平,一块料都不能出错,在我这个环节,我一定要确保做到最好!”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文/图
原标题:精益求精的肖方远: “农村娃”十多年终成行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