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
李明斌,成都博物馆馆长。在这次敦煌·丝路大展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与敦煌绝美的壁画、与来自丝路上72家博物馆的200余件文物亲密接触后,这位自称成博“守门人”的文物专家,不得不面对一个让他有些伤感的时刻——在今天最后一次展览之后,敦煌·丝路大展正式宣告结束,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得不与这些宝贝告别,“确实有点舍不得”。
最激动 排队入馆成了天府广场一景
“排队入馆观看展览,这几个月成了天府广场一景!”李明斌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一些小小的激动。3个半月时间,100万人次的参观,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实际上,之前我们就预判会有很多观众来参观,但没想到在3个半月的时间里,参观者超过了100万人次。”他说。
由于参观的人数太多,有时候也会“惊动”在办公室里的李明斌:“我经常在办公室里看到排队的人群,有时候也会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获得了很多同事、同行的互动。他们都说,成都博物馆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办了一个传统题材的展览,却让排队入馆成为了天府广场上的一道风景!”
从观众人数超过50万、80万、90万,到超过一百万,成都博物馆为了观众能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在入口处调整了排队的线路,更加方便观众入场;开设了预约参观的渠道;增加了提示牌。更大的一个手笔则是通过协调,让珍贵的越王勾践剑在成都多呆了一周。“越王勾践剑实在是太受欢迎了,原本湖北省博物馆只答应借展两周,结果后来经过沟通和协调,又同意延迟一周归还。我们很感谢湖北省博物馆对这次展览的支持。”李明斌说。
敦煌大展展示的精美洞窟。
展览期间,有2万多人次的中小学生组团“刷展览”。
最遗憾 不能再续的“星期五约会”
每周五,成都博物馆闭馆之后,李明斌总会到各楼层的展厅巡视一遍,看看这里陈列的文物。在巡视结束之后,他都会在顶楼的观景长廊找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来,发发呆,细细品味这次敦煌·丝路大展的细节,在脑海里搜寻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深意和故事,还有它们跟成都、四川之间的关联。
这样与文物之间的“星期五约会”,在过去3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周都会进行。4月7日,星期五,是李明斌与大展进行的最后一次“约会”,因为在10日下午闭馆之后,这些来自全国70多家博物馆的200多件展品就必须完璧归赵了。
“还真是有点舍不得还了。”李明斌说,“我是学考古的,这次到成都的很多文物都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的器物,能够一次性在这里展出,我非常激动。说舍不得,是因为我太珍视这些国宝了。如果有时间有机会的话,我还希望再与这些国宝相见。”
最不易 鎏金铜斛两次求借才来蓉
在这次敦煌·丝路大展中,最让李明斌舍不得的是一件叫“嵌绿松石铜牌饰”的文物:“别看这件文物不起眼,它是二里头文化的一件夏代文物,平面的造型就像是一个压扁了的动物,应该是一只猛兽比如说熊之类的。我专门查阅了考古报告,这件文物出土的时候背后还有丝织物的痕迹,所以说这件器物肯定跟我们的丝绸之路有关!”
李明斌表示,如果有时间他还会去走访这些博物馆看看这些曾经来到成博的文物:“比如说故宫博物院的鎏金铜斛,上面的文字记述表明是我们成都造的,有机会我还要去故宫看看它。”
这件宝贝也是李明斌“星期五约会”绝不错过的对象,而且还是两次求借才来到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在之前做乾隆展的时候,我们就想借这件器物,当时没借到。丝路大展策划的时候,又再次向故宫提出了借展想法,因为它对于展现成都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故宫方面虽然有点舍不得,还是没抵挡住我们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了。”
最艰难 国宝如何安全“完璧归赵”
三个月的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内心有所不舍,但是作为一名博物馆从业人员,李明斌的内心还是很满足的。实际上,这次敦煌·丝路大展的成功,也明确了四川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其实,在备展的过程中,成博人就开始了思考,是纯粹展示绚烂的敦煌艺术还是通过这次展览让四川与敦煌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成博选择了后者,以对话式的展览模式、以比较的手法确定了四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这也是这次展览最大的收获。
不过,在目前李明斌还有一件“揪心”的事儿,那就是如何将这200多件文物“完璧归赵”。“又要体验一次提心吊胆、坐卧不安的感觉。文物的到来和离去,每一次都会让人担惊受怕。”李明斌坦言这是整个展出期间最难的一个环节,200多件文物从全国28个省市70余家博物馆到来,现在需要一站一站的还回去,需要绝对的安全。“我们会派出专门的业务人员和保卫人员,同时配备各种通讯设备,使用文物专业运输车。这些车辆有极好的定位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当地的公安系统会做出快速反应。只有等这些文物全部还回去之后,我才能松一口气。”他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
原标题:“守门人”:不舍国宝 期待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