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网络理政实现智慧治理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政务新媒体阵地建设,促进信息公开、宣传引导和民生服务功能的有机融合,提升成都市政务新媒体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传播力和影响力。
主动着力
建构治理新模式
去年底,我市网络理政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架起了政府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畅通桥梁。目前已全面建成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2659个领导网络信箱于一体的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实现了受理平台、办理系统、工作标准、办理流程、考核监督、数据共享“六个统一”。同时,通过制定成都市网络理政工作系列制度,使平台完善了“受理、审核、转办、沟通、办理、反馈、回访、办结、归档”全流程,以及闭合式的民生诉求办理工作机制,让民生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答复。在工商、城管、食药监、旅游等系统率先推行了工单直派,成都市民紧急诉求可第一时间直达一线管理部门办理,有效解决了群众诉求层层转办,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虽是一字之变,但背后传导的是执政理念、工作作风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被动“接招”,转变为主动“着力”。网络理政不仅是将网络作为理政的手段,更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多主体协同治理、个性化便民服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网络理政还将会带来更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有益探索。而在推进网络理政工作中,我市通过各网络互动平台,发布各种政务信息,主动引导网络舆论。
利用“大数据”
科学客观收集有效数据
今年2月,网络理政平台共收到群众来信7416件(较上月增加9.12%)。从诉求类型看,反映投诉类3695件(较上月增加10.04%)、求助类1976件(较上月增加33.97%)、建议类959件(较上月增加57.73%)、咨询类717件(较上月增加71.12%)、表扬类68件(较上月增加41.67%)、其他无效数据1件。从诉求内容看,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城乡住房、城市规划与建设、公安政法、环境保护、教科文广新、劳动保障8个方面诉求量较大,在整个接件中的占比达到78.92%(较上月增加0.24个百分点)。从办理效果来看,群众满意率为87.58%(较上月减少2.97个百分点),诉求解决率为87.92%(较上月减少2.53个百分点),回复办理率98.75%(较上月减少0.45个百分点),超期率6.59%(较上月减少1.94个百分点),区(市)县、市政府部门的平均回复周期为5.90天,较上月缩短0.22天。从群众反映问题类别上看,城市管理数量最多,有1237件,占诉求总量的16.68%,其次是交通管理,有1038件,占诉求总量的14.00%,排名第三的是城乡住房,有933件,占诉求总量的12.58%。这三类问题占诉求总量的43.26%。根据办结情况统计,截至3月8日,网络理政平台转办的4464件中,已办结3849件,正在办理615件,办结率为86.22%;其中,向部门转办1405件,向区(市)县转办3059件。
根据报告,一方面能通过分析全市群众来电、来信数据及具体内容、办理情况,掌握群众真实诉求及办理结果,聚焦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领域,梳理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各区(市)县政府、市级各部门办理及回访等数据,掌握各区(市)县政府、市级各部门办理效率等相关情况,为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提出建议。本报记者 文豪
原标题:创新建构“六个统一”新模式 用好“大数据”提高理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