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竣工的新川大道地下综合管廊。
正在建设的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
地上,看得见的城市,是纵横交织的道路和车流。地下,看不见的地方,一条条综合管廊正在蜿蜒推进。
4月1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成都日月大道将随快速路改造同步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地下管线将改“分居”为“合住”。工程将于下月启动主体施工。
按照《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到2030年,成都将建成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目前,已有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综合管廊、新川大道综合管廊、金融城综合管廊等示范线建成。今年,将有21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成。
首次预拼装和闭水试验完成
重30吨管廊运到地下现场拼装
4月17日,在日月大道施工现场,道路两侧的绿化已经全部移栽,正在进行管线迁改。
“今年1月已实质性开工,等管线迁改完成后,下个月就可以开始进行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施工单位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日月大道综合管廊总长约5.7公里,结合道路情况,分为标准段与非标准段。在标准段,将首次在开挖管廊工程中采用工业化施工模式——即把管廊分为一节一节的,事先按照图纸在工厂生产好,然后运到现场进行拼装。
目前,日月大道地下管廊成功完成首次预拼装及闭水试验。预拼装管廊尺寸达4.5×3.7×2米,重近30吨,拼装缝隙必须控制在9毫米以内,其安装精度、施工难度可见一斑。
“目前,市政工业化临时基地已生产出三种类型的管廊48节。”现场负责人表示。
为何要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道路不再“开拉链”管网检修更方便
为了维护地下管线,道路修好没几年就反复开挖,这种“开拉链”式的管理办法让不少市民头疼。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带来的诸多问题。“地下综合管廊,就是要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涉及千家万户的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下综合管廊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道路不会需要“开膛破肚”。
据悉,按照成都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城市道路在进行改造时,有条件的工程都要进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日月大道此次就是随快速路改造同步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其中标准段管廊宽约13米,高约3米,段面为长方形,分为四个舱室,分别为综合舱、输水舱、燃气舱、高压电力舱。
“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水等市政配套管线集于一体,为地下管线找到‘同一个家’,将对管网设施的后期维护和检修带来极大便利。”该负责人说。
按照施工计划,该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完工并实现管线入廊;而作为快速路改造工程内容之一的下穿隧道建设也将在年内开工。
今年将有21个地下项目建成
地下管廊到2030年建成1000公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按照《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成都将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重点区域打造“双核、十四片”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体格局,到2030年建成约1000公里。
按照规划,成都综合管廊将分为干线和支线两种。中心城区将有望形成“一环、十射、多片”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一环”指三环路干线综合管廊;“十射”指结合主干道、快速路等道路改扩建项目同步规划十条干线综合管廊;“多片”指在火车北站、东村片区、中和新川片区等11片城市重要功能区布置支线综合管廊。天府新区则规划形成“四横三纵九片”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
目前,已有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综合管廊、新川大道综合管廊、金融城综合管廊等示范线建成。今年,将有21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成。
探访
点位1
新川大道综合管廊
空间开阔高3米4人可并排行走
目前,新川大道综合管廊已经竣工交付使用。这条综合管廊,在新川大道中央绿化带下方,横贯东西、连接天府大道和成自泸高速公路。其埋置深度为7.5米至11米,里面冬暖夏凉。
从地面管理用房往下,走30来级楼梯深入地下,就到达了综合管廊工程内部,空间开阔,可以容纳4个成年人并排行走。此前的施工图片显示,约2米宽车辆在管廊内行驶,畅通无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建工集团获悉,管廊分南北双舱,并排修建,中间由一道20多厘米的墙隔离,全长约4.3公里。双舱室内高度均为3米。道路两侧的给水、电力、通信以及热力管线等主线全部通过管廊布设,大约有6种。北舱主要走热水热气,南舱为自来水、通信和电力等线路。
“综合管廊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极大方便了这些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成都建工集团六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管廊走向沿新川大道布局,埋置深度不一,局部段落穿越雨污水管及洗瓦堰河道,纵断面较深,最深处达11米,最浅的也有7米多。
为避免夏季产生积水,管廊内部设置有专门的集水坑,一旦水位蓄积到一定程度,会有抽水泵将积水抽到地面排走。在防火安全上,管廊内部每隔200米就会设置一道防火墙。为便于监测,每隔20米还设置一个监控设施,监测管廊内部的运行情况。
点位2
成洛大道综合管廊
输水舱预留空间小型车辆可进入
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是成都中心城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地下综合管廊。这也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盾构综合管廊项目。
4月1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成洛大道该项目的建设现场。从离地面29米的梯子爬下去,是一个直径约9米左右的圆形洞口,内部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活着。
“从3月下旬开始盾构施工以来,目前我们已经推进了60多米。基本上每天都有100名工人在工作。”承建方中铁十四局相关负责人说,成洛大道(三环路至绕城)快速路改造工程综合管廊全长约4437米,入廊管线包括给水管、输水管、220千伏高压电力线、10千伏电力线、通信线、垃圾渗滤液管、中压及次高压天然气管。
“根据入廊管线要求及管线安装空间、施工作业条件,采用圆形断面,分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舱,即水电信舱+燃气舱+高压电力舱+输水舱。”据介绍,该断面内径8.1米,外径9米,舱与舱之间是隔开的,并在输水舱预留了3米的空间,可供小型车辆进入。
据了解,为实现出线、投料、通风、逃生等功能,成洛大道管廊全线设计了24处综合井。综合竖井最大深度36.2米,位于东洪路(地铁9号线与4号线交界处),最小深度为18米。综合管廊中还将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新闻链接
首个地下综合管廊诞生于法国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首先出现在法国。
1833年,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系统。19世纪60年代末,为配合巴黎副中心的开发,完整的综合管廊体系开始规划,收容了自来水、电力、电信、冷热水管及集尘配管等。
西班牙在1933年开始计划建设综合管廊,1953年马德里市首先开始进行综合管廊的规划与建设。经市政府官员调查结果发现,建设综合管廊的道路,路面开挖的次数大幅减少,路面坍塌与交通阻塞的现象也得以消除,道路寿命比其它道路显著延长,于是综合管廊逐步得到推广。
日本的综合管廊建设始于1926年,1993年至1997年是日本综合管廊的建设高峰期。至2001年,日本全国已兴建超过600公里的综合管廊,在亚洲地区名列第一。迄今为止,日本是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速度最快、规划最完整、法规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
(图由成都建工集团六公司提供)
原标题:成都今年将建成21个综合管廊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