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里子”打造:国内直径最大盾构管廊项目获点赞

2017-04-28 07:41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成洛大道已经形成的管廊

昨天,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建设领域的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取经”成都,了解被称为“城市里子”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成都做法。

59公里“管线之家” 年底建成

啥叫“地下综合管廊”,简而言之,就是把原来在地下各自安家的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等管道和线路,统统放在“同一个家”,变“分居”为“合住”;同时在巨大的“管线之家”中设置好检修井和通道,假如管线需要维修,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去对道路频繁地“开肠破肚”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通过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涉及千家万户的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可以整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长期以来,城市道路‘开拉链’的建设无序为广大市民所诟病。随着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这种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变。”成都市建委总工程师陈顺治表示。

记者昨天从会议现场了解到,通过2016年全年的奋力推进,我市21个总长59公里、总投资76亿元的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项目,已于去年底全部开工;截至目前,已建成廊体约17.06公里(其中试点项目11.16公里),完成投资约23.63亿元(其中试点项目20.57亿元)。到今年底前,59公里试点项目将全面建成并实现管线入廊。

按照目前的规划,全市到2020年计划建成管廊200公里,2025年建成500公里,基本形成全域成都骨干地下综合管廊线网。

未来有望实现

管廊无人化监督

工程将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是记者昨天在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了解到的。“我市正与航天科工集团合作,按照‘新区拒增量,旧城减存量’的原则,推动新增管线全部实现智能化,并逐步改造既有管线,构建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管线‘1+1+N’智能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智能化管理平台,依靠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优化管廊管理方式,探索在未来实现管廊的无人化监管。”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我市的地下综合管廊还在积极推行工业化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建设。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依托本地新培育的一批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全面推动管廊预制装配式建设施工,并在日月大道、蜀龙路五期等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表明,管廊工业化建设,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减少交通组织影响、提高工程品质、缩短施工工期。”他说。

直径最大盾构管廊项目

获点赞

成洛大道,是我市中心城区首条与快速路同步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道路,昨天下午财政部、住建部与省市相关负责人重点参观了该点位。

在现场,一个1∶1等比大小的管廊模型展示着这个工程未来建好后的样子—— “水电信舱”“高压电力舱”“燃气舱”和“输水舱”四个独立舱室组成,入廊管线包括自来水、燃气、通信、电力、垃圾渗滤液管等。“如需对成洛大道的管网进行维护和维修,从留下的维修口进入就行了,再也不需要开挖路面。”建设单位成都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

坐着施工电梯下到约30米深的作业现场,只见外径9米、内径8.1米的管廊已经成型了一段,“项目采用了大直径盾构施工,这也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盾构综合管廊项目。这样的空间足够让2列和谐号动车组穿行。”现场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 从3月下旬开始盾构施工至今,目前该管廊已经推进了50多米;每天都有上百名工人奋战在现场。

除了体量巨大,该管廊在施工中还以工程建设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全专业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及时发现设计缺陷,指导施工方案优化,反映现场建设状况,提高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管控效率,大幅度地避免了“错漏碰缺”,同时也为后期运营维护管理提供有效基础数据。

设计因地制宜,施工不断创新——成洛大道地下管廊综合工程获得一行人充分“点赞”。

本报记者 袁弘 文/图

原标题:全国取经成都“里子”打造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