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在24℃时是固态,但将巧克力升温至37℃时,它完全融化。然而,当完全融化的巧克力从37℃降温到24℃时却不能凝固,要继续降温到10℃左右才凝固。这一现象到底是什么原理?
日前,电子科技大学两名男生(现在已经读研一),用巧克力和乒乓球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破解了巧克力“相变”中的“滞后现象”。而这一现象,对于巧克力行业的生产来说影响不小,不仅会影响巧克力的保存,还会影响其口感。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当时,该校应用物理专业的任瑞龙和逯群峰共同参加2014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在竞赛中遇到一道题丢了分,内容是“巧克力相变中的滞后”。“当时我们解这道题没有理论支持,仅仅只有实验,因此只得了很低的分数。”任瑞龙回忆,由于比赛的时间和场地限制,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而且找不到理论支撑。比赛结束后,他和逯群峰就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难题,“高难度和趣味性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他们的实验器材异常简单,仅用了巧克力、乒乓球、恒温水浴箱等常见器具。任瑞龙说:“一个月内,我们熬掉了20多盒巧克力。这个实验看似简单,却很耗时,几乎半天的时间才能出一组数据。”
2015年3月,在指导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开始着手撰写研究论文。最终,论文在经历了40多遍修改后出炉。2015年12月9日,论文在《欧洲物理杂志》上发表。记者从川内高校了解到,《欧洲物理杂志》是国际公认的物理教学研究高水平期刊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被SCI收录的教学研究高水平期刊之一。
成都商报记者 赵雨欣
原标题:电子科大两男生 破解巧克力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