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四川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向农业强省跨越

2017-05-17 09:54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马兰

眼下,正是川西平原“双抢”关键期。管理着7000亩高标准农田的广汉连山镇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外忙碌,理事长黄明水说:“去年稻谷净利润140多万元,今年预计要多赚10%,过去田撂荒,现在抢着种粮!”

2012年以来,四川农业抓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全面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先后启动第二轮、第三轮现代农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打造全国“四区四基地”。

聚焦供给侧 调优做强传统产业

5月11日,全省夏季粮油产量趋势会商会透露,今年有望“粮稳油增”。

2016年,全川油菜籽总产量242.5万吨,连续15年创新高,并跃居全国第一。今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再增7.3万亩。去年全省粮食总产3483.5万吨,从全国第7位升至第5位。粮稳农安,不管形势怎样变,四川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增粮,不是简单扩种,也从追求产量向谋求优质转变。今年,全川力争优质稻面积达1600万亩以上,并组织十大稻米品牌(品种)评选,重塑“川粮”形象。

去年,9部门拿出11条高含金量政策,省政府出台“1+6”改革方案,四川农业向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升级。

四川农业结构持续优化。粮改饲300万亩,名优特水产品占总量的28%;广元曾家山蔬菜首次直销澳门;润兆渔业万尾活鲟鱼苗发往泰国,实现四川水生动物出口零突破。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4个、中国驰名商标44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累计达4938个,位居全国前列。

培育新动能 六大新产业站上“风口”

今年,成都郫都区农科村的“徐家大院”将迎来31岁生日,还准备IPO上市。

“徐家大院”是四川乡村旅游的代表。2016年,四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达1150亿元,居全国首位,带动了1155万农民就业增收。休闲农业产值占到全国的1/5。

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成都龙泉山,“卖桃花”比卖桃子赚得多;汶川大禹农庄成为休闲农业“新贵”;米易农村电商推进迅速;巴中恩阳区则在土地托管服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领域另辟蹊径;2016年,我省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康养发展意见;遂宁船山区东山村吸引业主建颐养中心,重庆等地200多位老人入住……

省委农工委负责人表示,四川是最早探索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省份之一,经验被中央采纳,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还写入今年中央1号文件。

今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创意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等6大新产业。

站上“风口”,四川农业新动能不断蓄积。

改革破桎梏 释放农业新活力

随着农业农村形势变化,“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凸显。

2014年,我省就明确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背靠大服务,一亩三分地也有奔头。安岳县龙台镇花果村家家户户背靠公司种柠檬,人均纯收入13000多元。经营小规模,服务大规模、效益最大化,土地效益释放。

近五年,四川农村改革千帆竞发——苍溪推进农村改革进园区进新村,崇州探索农业共营制,隆昌古宇村抓住土地增减挂钩培育旅游新村,内江聚焦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

今年初,省财政分四档对烟叶、水果、肉牛羊、涉林等地方特色农险给予额外奖补,为农业系上“安全带”。

2016年,全省农村承包地确权基本完成,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分别增至2.9万个、6.5万个、8873家,累计发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23.88亿元,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达10%以上,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扩大到全省……

瞄准农业强省目标,四川农业奏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音,加速跨越。

全省耕地流转4年增加780万亩

航拍广安市邻水县瞿家店村。中国军网尚超摄

□侯冲 本报记者 李淼

这几天,仁寿县北斗镇三房村村民王志强电话不断,全是打听他手里的200亩土地流转“行情”的。

几年前,在外搞建筑的王志强回村,看到大半耕地撂荒,就从60多户村民手里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车厘子、无花果。本月初,他想转包点出去,“用这些土地给家乡招商引资,发展规模农业。”

王志强的土地流转“生意经”是我省土地有序加速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缩影。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过去4年间我省土地流转率整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流转面积增加780万亩左右,土地流转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我省以丘陵和山区为主,平原面积仅占5%,土地分散化、碎片化,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

截至2016年底,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1970.3万亩,比上年增长21.6%,耕地流转率达33.8%,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从流转方式上看,我省以出租和转包为主。从流转去向看,流向农户的有92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47.1%。

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与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有直接关系。2008年,成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测确权颁证工作,2010 年完成,颁证率达到99.5%。2014年,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批三个确权登记整省试点之一,历经3年,已基本完成确权登记工作。省农经总站负责人表示,目前耕地流转正朝着适度规模化方向迈进。30 亩以上流转面积1198.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6%。流向规模经营经济作物565.8万亩、粮食作物382.1万亩,分别占30亩以上流转面积的47.2%和31.9%。

新闻当事人

川内首个家庭农场主的新生意

□魏冯 本报记者 李淼

朱福顺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5月11日刚在成都红牌楼开了一家生态自助餐厅,位于天府新区的生态农业体验馆又接着开业。

2005年,因刚出生的儿子患上脑瘫,朱福顺攥着6万元积蓄从广东辞职回到成都龙泉驿搞养殖。2010年底,牵着鸡在路上散步的图片,让他成为网络红人“遛鸡哥”。

“能否把自己的养殖场发展成集种植、饲养、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场?”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概念,敢想敢干的朱福顺成功申领到全省首张“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成为四川首个家庭农场主。

有朱福顺这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多。截至2016年底,四川已培育家庭农场3.4万多家。

朱福顺最初的4亩地扩张到2000余亩,小养鸡场也变为两个养殖场,2016年销 10万只鸡,日均销万枚鸡蛋,年营收超千万元。

快速扩张也带来管理缺位。“光顾着扩规模,一度还被别人故意‘抹黑’。”为维护品牌形象,朱福顺忍痛将上百万枚“委屈蛋”从3000个超市收回并全部销毁,亏损上千万元。

朱福顺迅速调整思路,2015年走上多元发展,严控核心产品流通渠道,优化农产品生产环境,拓展农业生态布局。将传统商超销售变为线上和线下直营店销售,面向中高端家庭、中小企业实行“会员制”,还将养殖场搬到阿坝及方便运输的绵阳。

不久前,朱福顺的首家生态自助餐厅开业,自家农场的农产品直上“餐桌”。通过众筹模式投资2300万元打造生态农业体验馆,馆内开设了特殊儿童幼龄班。“下一步,我将以首家自助餐厅为旗舰店,打造连锁餐厅,还将追加2000万元,继续完善生态体验馆的硬件设施,开设特殊教育小学、中学班,帮助更多像我儿子一样的孩子。”朱福顺憧憬着。

□本报记者 寇敏芳

原标题:浓墨重彩 绘出田野新画卷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