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第二天
看完这个版的新闻
心头就跟今天的天气一样
硬是有点暖哟
端午节前后,马鞍东路开始车水马龙,粽子一条街上,各种以“婆婆”打头的招牌比比皆是。马婆婆坐在自家门口,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笑而不语,当年四位太婆摆摊卖粽子时,哪有这般热闹。20多年,弹指一挥,只有92岁高龄的她,能够口述这条“粽子一条街”兴起的历史。
一条绳子一根筷、两匹粽叶一把米……直到现在,马婆婆依然动作麻利,包个粽子信手拈来,在工厂、超市、蛋糕店大举“围攻”之下,马婆婆仍旧以不变应万变,埋头刷洗粽叶,不紧不慢包出粽子,卖给过往市民。
粽子“合伙人”:
太婆合计摆摊
小区改名粽香苑
王婆婆、李婆婆、杜婆婆……马鞍东路上,粽子店无不以婆婆命名,家中老人坐镇店门,年轻人戴着耳机,手上一副手套,头也不抬,一手拿粽叶,一手拿线,迅速缠绕。一分钟之内,四五个粽子陆续扔到盆里。
一个粽子店,整合了一条产业链,卖叶子的、卖包装盒的、职业包粽子的、租门市的……“刚开始哪有这么多,都是一家人把所有事情做完。”92岁的马婆婆算是这条粽子街的开山鼻祖,上世纪80年代,李婆婆在这条街上开启卖粽子先河,她和邻居梅婆婆、任婆婆紧随其后,年近70再度出山创业。当年的四位“开山鼻祖”,如今只剩下马婆婆尚健在。
马婆婆回忆说,当时老人们就在宿舍楼外拿簸箕摆个摊卖粽子。合伙两年,几位老人开始“单飞”,马婆婆也将自己一楼的房屋开了一个阳台,在自己家中做起了粽子生意。就连他们的小区也被更名为粽香苑。
开宗立派:
教授学徒谋生技能
一条街上开枝散叶
渐渐地,院子里的街坊邻居都跟着马婆婆等人学习包粽子,很多人学会了就走。有人劝她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露天坝子头的盐,大家吃。”这个重庆老太太倒也没有听劝,只要有人来学,她也不吝赐教。街上的粽子店陆续开到了28家。
马天利是马婆婆的大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了衣钵,现在家里粽子生意的前后都是他来操持。“我们如果不卖粽子了,老太太不高兴”。他小声告诉记者。店门前,孙子马超负责吆喝、收钱,包粽子,也是他从小就掌握的一门手艺。
花样增多:
家人试吃粽子
腊肉豌豆融入糯米
蛋黄肉粽、板栗肉粽、酱香鲜肉粽、若羌灰枣粽……在马婆婆的店门口,粽子品种已经有10种,而在当年店铺成立之时,粽子品种也不过两种,一种白味、一种椒盐。马婆婆回忆说,很多口味还是顾客提议的,有一位乐山来的顾客,建议她把腊肉和豌豆放在粽子里。
“我当时就试了一下,让儿子他们尝。”马婆婆说,家里人全票通过,就可以进行量产了。马天利感慨地说,现在有的店铺卖出的粽子种类多达二十多种,但是大家还是对几种口味情有独钟。“我们这里白味粽子就是最畅销的。”马婆婆乐呵呵告诉记者。
做大做强:
一门三代做粽子
明年准备开厂
若在平时,老人一定会在麻将桌上准时出现,但是到了端午节前后,她一定会坐在店门前,主持大局。这是家里一年一度的“盛会”。儿子、女儿都要从各自单位请假回来,帮助家里“挑灯夜战”,“煮粽子,坚守到晚上三点钟再正常不过了。”如今,33岁的孙子马超开始俨然成了粽子家族中的第三代传人,到了端午前后,他也要向公司请假,回来助父亲一臂之力。
两三年前,孙子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网店,现在微信支付比较流行,孙子他们又将二维码贴在了店门口。“还是他们有办法”。马婆婆的名字还被他们注册了商标,她指着招牌上的“R”说。
马婆婆说,现在很多店子都是在这几天临时租出去的,卖粽子的生意人都会来这里。“我们生意也没受影响,以前卖几百斤,现在卖几千斤。”马婆婆笑着说。几千斤已经让他们忙不过来了,他们也开始雇佣“枪手”帮忙。
“家里太小,已经放不下了。”马天利在后院灶台忙活着,“明年吧,明年还是准备开个厂,这样才可以扩大生产。”做了二十多年粽子生意,他最终还是准备走上一条公司化运营的道路。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摄影记者 张士博
原标题:一代粽师惟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