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又是英国 伦敦一夜遇三袭两起被认定为恐袭

2017-06-05 07:22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这是近3个月来,英国第三次因恐袭而震动。

3月22日,一名男子驾驶汽车在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议会大厦附近冲撞人群,造成5人死亡、约40人受伤;5月22日,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22人死亡、59人受伤。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其制造了这两起袭击事件。

伦敦桥附近

开货车冲撞行人

持刀下车见人就砍

按警方说法,袭击者当晚驾驶货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由北向南开过大桥后,进入附近的市场。袭击者在这里持刀下车。目击者称,袭击者闯入酒吧和餐厅,见人就砍。

博罗市场

2名男子进入餐厅

刺伤2人 警方已响应处理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月3日晚,2名男子进入位于英国伦敦桥附近的博罗市场一家餐厅,刺伤2人。警方表示,武装警察已响应处理博罗市场事件,且“发射数枪”。

沃克斯霍尔

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与恐袭无关

在伦敦桥货车冲撞事件、博罗市场餐厅袭击事件后,警方赶赴伦敦的沃克斯霍尔处理第三起持刀伤人事件。警方随后称,这起事件与前两起被认定为恐袭的事件无关。

英国当地时间3日晚,在伦敦桥、伦敦桥附近一处市场及伦敦西南部沃克斯霍尔3个地点先后发生3起安全事件。目前,前两起事件已被警方认定为恐怖袭击,袭击造成7人死亡,48人受伤。英国警方4日证实,已逮捕12名与伦敦3日晚发生的恐怖袭击有关的嫌疑人,目前搜捕和调查仍在继续。

今年以来,英国恐袭频发,此次恐袭距英国大选举行仅有5天,引发外界普遍关注。

英国将于8日举行选举。正在外地开展选战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3日晚紧急返回伦敦首相府。她用“糟糕”来形容当晚发生的事件,并将视其为“潜在的恐怖行为”进行应对。目前,英国恐怖威胁级别为“严重”,这意味着十分可能发生袭击。

目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正在密切跟踪事件进展,尚无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

冲撞行人 白色货车冲上行人道 三人下车持刀行凶

当地时间3日22:00左右,北京时间4日凌晨5:00左右,在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附近,一辆白色货车冲撞路边行人。

伦敦警方当晚发表声明说,警方人员正在现场处理这一事件,事发现场已被封锁。媒体援引目击者的话报道说,事发现场还发生持刀捅人事件,有人受伤。

德新社援引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霍莉·琼斯的话说,她看到一名男子驾驶着货车,车速“可能达到每小时50英里”。“司机在我旁边突然转向,并向五六名行人冲过去。”琼斯说。

据伦敦广播电台称,一位在伦敦桥袭击现场的出租车司机描述称,当时这辆汽车是从伦敦桥开来,冲向人行道,并停到信号灯之间,然后三个人手持30厘米长的大刀冲出汽车,沿着博罗街随机刺伤行人。

记者抵达现场看到,一大片区域已经被警方封锁,旁边有警车和救护车灯光一直闪烁,时不时有警车和救护车从现场出来,周围有很多记者,上方有警方直升机在盘旋。

警方在现场附近很多建筑内疏散民众,要求所有人立刻撤离,现场警方不停地高喊:“不要停!”

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显示,一辆白色货车停在伦敦桥上,附近有全副武装的警察。目前伦敦桥已被警方封锁。

一名在现场的中年男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认为袭击事件可能不仅发生在伦敦桥上,因为有人想到桥另一侧的一座办公楼上班,但被警方拒绝。

血腥8分钟 警方从接警到击毙嫌疑人只用了8分钟

伦敦警察局高级官员马克·罗利说,货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后,警方接到第一批报案。“武装警察快速英勇出警,遭遇3名男性嫌疑人,已经将他们击毙。”

罗利说,警方从接警到击毙嫌疑人只用了8分钟。他此前表示,警方认为所有袭击者均已被击毙,调查仍在继续。

有摄影师拍摄到的照片显示,袭击者腰间别有形似爆炸装置的小罐。对此,罗利说,这些所谓的“炸弹背心”都是“唬人”的。

伦敦急救中心告诉媒体记者,伦敦桥袭击发生后,约80名医护人员投入救援与治疗,迄今48人被送入5家医院救治,另有部分伤者在事发现场接受救治。

伤者包括一名交警,他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警员之一。英国《卫报》报道,这名交警头部、脸部和腿部受刀伤,眼下没有生命危险。警方没有公开袭击者和死者身份。

祸不单行 接连曝出伤人事件 攻击者使用长刀

伦敦桥位于泰晤士河上,连接伦敦南北区。伦敦警方称,继伦敦桥汽车撞人事件之后,伦敦桥附近的博罗市场以及沃克斯霍尔地区也相继报告了伤人事件。博罗市场是伦敦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食品市场,为平时民众和游客光顾较多的地方。而沃克斯霍尔距伦敦桥约1英里(约合1.61公里),英国军情六处就在此附近。

一位安保人员对BBC表示,他看到有四个人被三个攻击者刺伤,其中一个攻击者使用的是长刀。报道说,2名男子进入英国伦敦桥附近博罗市场一家餐厅,刺伤2人。警方表示,武装警察已响应处理博罗市场事件,且“发射数枪”。警方用枪还击,但具体的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伦敦警察厅发表声明,澄清本次事件的脉络。6月3日,22:00左右,警方接到报告,一辆汽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同时还接到报告称,博罗市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警方马上响应,并在现场向犯罪嫌疑人开火。此外,也对沃克斯霍尔区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响应。随后,发生在伦敦桥和博罗市场的事件被认定为恐袭事件。发生在沃克斯霍尔的伤人事件与其他两起事件无关。

伦敦警察厅在社交媒体上告诫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人们要做到“快跑、躲藏、告知”。首先是跑到安全的地方。这比向犯罪嫌疑人投降或试图进行谈判要好。如果无处可去,那么把手机静音或调至振动,并尽可能地隐蔽自己。最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拨打报警电话999。

美国和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纷纷发表声明,谴责袭击事件并支持英国政府。

首相发声

作为潜在恐怖袭击事件处理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发表了一份声明:“伦敦发生的可怕事件,正被作为一起潜在的恐怖袭击事件进行处理。”她在声明中强调,“调查工作正在快速开展。我想要表达我对现场警员与急救人员深切的感激之情。我们的心与在这起可怕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人们同在。”

此外,特雷莎·梅于当地时间4日早上,也就是北京时间4日中午召开紧急安全会议。

英国政府安排武装士兵在议会、政府、火车站等重点区域支援警察部队,在警察的指挥下进行巡逻。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称:“美国会尽全力帮助伦敦和英国,我们都会在那里,与你们在一起。上帝保佑。”

英国网民

不在乎谁大选获胜

希望袭击不再发生

曼彻斯特恐袭发生后,英国大选选战一度暂停,恐怖威胁级别也曾上调至最高的“危急”。选战重开后,国家安全成为最重要议题。英国定于6月8日举行大选。最新民调显示,虽然保守党支持率依然领先反对党工党4个百分点,但差距在继续缩小。

有专家认为,袭击频发或有利于保守党选情。一方面,保守党在选战中提出“硬脱欧”,在移民政策上承诺削减移民指标,在追随美国、参与反恐战争上立场也十分坚定;另一方面,保守党党魁特雷莎·梅强硬的“铁娘子”形象与执政风格也有利于英国在“多事之秋”保持稳定。

但也有声音认为,工党主张反思英国反恐政策,一些英国人早就反感英国追随美国在伊拉克、利比亚等地区进行所谓的反恐战争,一连串发生在英国本土的恐怖袭击事件将让工党在选战中获益。

英国网民阿历克斯·希尔德在社交媒体的话或许说出了部分英国民众的心声。她说:“我并不关心哪个政党在大选中获胜,也不在乎他们的竞选宣言说什么,只是希望这样的袭击不再发生。”

深度解析

为什么受伤的 又是英国

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还是英国?

第一,作为欧洲地区传统政治经济强国,英国难免“树大招风”,长久以来就是恐怖组织袭击目标。

伯明翰城市大学应用犯罪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姆兰·阿万说,直接打击英国这样“更有价值的头号攻击目标”对恐怖分子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事”。

第二,“脱欧”公投及其引发的政府变更、提前大选等连锁反应使英国看起来处于弱势地位和易受攻击状态。当前英国恐怖威胁级别处于“严重”,意味着十分可能发生袭击。

第三,英国在反恐战争中紧随美国,积极参与伊拉克军事行动及随时准备轰炸“伊斯兰国”的姿态,也是英国成为攻击目标的原因。

英国将自身定位为美国在欧洲的“亲密盟友”,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是第一个拜访他的外国领导人。

此间舆论认为,选前连续发生袭击事件将影响英国选民在“脱欧”、移民、反恐政策等问题上的立场,从而影响选情。

不过,是坚定追随美国参与反恐战争、强硬的“铁娘子”特雷莎·梅和她领导的保守党争取到更多选民,还是主张反思英国反恐政策的工党从中获益,目前还不好说。

第一评论

还有多少恐袭

“在路上”?

从巴黎到柏林,从曼彻斯特到伦敦,这一系列惨剧不过是近年来欧洲遭遇的恐袭事件的延续。

当下,有数千名极端组织“圣战分子”返回欧洲,他们既是令人恐怖的“定时炸弹”,亦是恐怖主义“传播者”,恐将培养出更多潜在极端分子。难民危机与移民融合难题叠加,欧洲想彻底消除本土“内生性”恐怖主义威胁,需要刮骨疗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何以至此?找到欧洲恐怖主义产生的病根,方才可以开出有效的“药方”。除了反恐力量和手段需要得到加强之外,欧洲更应该从整体和根源性的角度,思考欧洲恐怖主义成因,找到综合解决恐怖主义的方案。

欧洲一些国家干涉性的对外政策应得到反思和调整;世界范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应得到认真应对;世界需要更多的文明融合和包容。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恐怖主义已超越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同安全,更紧密携手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央视、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

原标题:又是英国 伦敦一夜遇三袭两起被认定为恐袭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