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脱贫攻坚和社会民生事业非常重视,进行专章部署,向全省人民端出了一道“民生大餐”,具有鲜明的“四川味道”,充分彰显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了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解读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并与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省卫计委主任沈骥、省人社厅厅长戴允康、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陈涛一起,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省网信办副主任陶俊培主持发布会。
脱贫攻坚
提要
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降至4.3%
成就:全省农村贫困人口4年减少478万
据介绍,全省各级各部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采取超常举措、付出超常努力,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降至4.3%。特别是去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被国家列为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份之一,受到通报表扬。
未来五年,是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要统筹处理好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等“六大关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五个方面全力攻坚,进一步传授了精准扶贫的“新绣法”,又传递了打赢攻坚战的“金钥匙”;要强调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特惠政策落地的同时,注重面上统筹,着力抓好全民性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普惠政策的落实,提高民生事业发展水平,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要瞄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等重点区域,加大政策、资金、资源等支持力度,深挖后发优势,确保在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让一个地区、一个群众掉队。
目标:确保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2020年扶贫标准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保持脱贫政策总体不变。除住房建设等一次性政策外,在脱贫攻坚期内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支持,做到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确保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2020年扶贫标准。
真正稳定脱贫要靠产业和就业脱贫,产业扶贫上要解决好“重生产、轻市场、销售难”问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就业扶贫上,强化就业培训,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开发贫困公益性就业岗位。金融扶贫上,推广扶贫小额信贷,管好用活“四项扶贫基金”,支持发展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同时,强化脱贫政策统筹衔接。
民生发展
提要
全省全民参保登记入库的数据量达9104万人,已占全省户籍人数的99.5%;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33万人、7128万人
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据介绍,五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全覆盖建立了学生资助体系,教育规模全国第四、西部第一。致力于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生资助、强化教师培养、落实“控辍保学”重大责任,让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一村一幼”等重大工程,推动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推动贫困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加大招生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记者了解到,在教育扶贫方面,我省将从增加学校数量让学生有学可上、加强资助让学生能够上学、提升质量让学生能上好学、落实责任让学生都去上学,以及做好职教让学生增能增收等方面,提高贫困群众孩子的文化技能。要落实县长、局长、乡长、村长、家长“五长”责任制,加强“控辍保学”痕迹化管理,重点掌握53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重度残疾儿童的入学情况,及时让辍学学生进校就读或送教上门。
确保贫困群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小于10%
在抓好健康四川建设方面,坚持“健康扶贫”与“补齐短板”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发展壮大健康服务业,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全民体检资助制度,补好儿科、全科医生、老年医疗护理等短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大多数城乡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下降到30%。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健康扶贫方面,我省将做到精准识别,在贫困人群中识别出与疾病相关的致贫因素,并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医疗诊断措施来恢复健康、恢复劳动力,至少缓解生活自理能力等问题。同时,进行医疗扶持,通过实施“十免四补助”政策,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结算;实施“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措施,利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三个救助和三个基金有效解决兜底的问题,确保医疗费用中个人支付占比小于10%。同时,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家庭医生主动上门维护贫困患者的健康。
政策+法制保障 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在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方面,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全省全民参保登记入库的数据量达9104万人,已占全省户籍人数的99.5%;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33万人、7128万人;城乡就业齐头并进,41万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完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异地转移就业。推行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推进五险统一参保登记、征收和稽核,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42.2万人,同时还涉及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3.6万人的就业。我省将完善和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目前正在制定的《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将促进就业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将农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走在全国前列
在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方面,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原则,对扶贫新村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对农房建设进行全程监管和指导;开展隐患排查和巡回检查工作,消除“四类重点对象”土坯结构农房安全隐患。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乌蒙新村和巴山新居等住房安全工程,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农房设计、图纸设计和住房建设安全监督工作,克服盲目攀比和贪大求洋,防止因建房而债台高筑。
此外,记者还从发布会上获悉,针对农村地区缺乏技术力量,传统方式建房不达标的情况,我省率先出台《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农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农房建设的有序、高效、安全等有法可依,走在全国前列。
本报记者 王雪钰
原标题:我省全民参保登记入库9104万人 占全省户籍人数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