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航部门“250克以上无人机需实名登记”新规实施不到20天,近日,“反无人机防‘黑飞’系统”首次对外披露,消息引起了全国的关注。6月1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该系统的研发团队来自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这个系统如何怎样研发出来的?它又是如何成为黑飞无人机的“克星”?记者独家专访研发团队主要负责人电子科大副教授罗俊海,揭开“反无人机防‘黑飞’系统”的神秘面纱。
“黑飞克星”来了?智能识别无人机类型及其生产厂家
截至目前,对付无人机黑飞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机场等场所方,利用雷达进行既定范围的监测,这种方式存在一个弊端是,容易受到杂波、天气或者雾霾等影响。另一种方式是,从无人机一端进行管控。如在无人机上安装云系统,通过云系统的不断更新,来设定限飞区域。而新规要求实名制,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在使用端进行规范管控。
罗俊海介绍称,“反无人机防‘黑飞’系统”则是从机场等场所段进行管控,与雷达的监测不同,该系统是融合雷达、可见光、红外线等三种技术手段实现探测区域覆盖,将监测到的任何信息同步传送到“多源异质数据融合决策”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机器学习方式智能识别,可以快速地识别“闯入者”的大小、型号以及所属公司。“我们通过不断地更新无人机样本,通过智能学习提升,到了成熟阶段就可以通过捕捉的信息,识别到各种外来者的信息。”罗俊海说。
有多牛?还可反制“不听话”无人机
在采访中,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发现,该项系统的功能还不止这些。通过有效的多维探测机制,融合无人机的图像、视频、雷达、声音和时间序列数据等信息,实现多无人机多模态智能融合探测。该系统开放对接目前国内外主流反制无人机的方法,包括对无人机进行物理反制,如网捕,热武器击落、声波击落、激光击落;其次,采用电磁反制技术进行遥控链路干扰和欺骗和对飞手进行无线电定位和抓捕,进行反制“不听话”无人机。
目前,该项目研究成果正在申报国家级项目。记者获悉,也有国内一些机场和科研单位院所与罗俊海进行协商合作。
对于研发该项目的初衷,罗俊海解释称,无人机实名制,主要是监管无人机企业与消费者,但是,要彻底杜绝“黑飞”给机场带来的风险,光靠实名制是远远不够的,根本解决办法,还是要靠机场主动防御。
罗俊海说,他和电子科技大学的整个团队是专门研究多传感器智能数据融合的,去年开始意识到无人机对机场的影响太大,而目前国内号称有产品的有100多家,但是没有成熟产品,都处于试制和验证阶段,都没有给出用户满意的具有说服性的测试效果,该团队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开展反无人机系统研发,最近该项目才取得阶段性的突破。“从研究成果到成熟转化还需要一个阶段,目前一切进展非常顺利。”罗俊海说。
人物名片
罗俊海:博士(后),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田纳西大学公派访问学者,IEEE、IEICE和ACM会员、中国电子协会高级会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二项,四川省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和中央高校基金一项。分别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封面新闻记者 李秀江
原标题:反无人机防“黑飞”系统首次对外披露 系电子科大教授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