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2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禁毒工作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零包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增长迅速,零包贩毒案件通常占贩卖毒品案件的一半以上。
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依法惩治毒品犯罪有关情况及《人民法院禁毒工作白皮书(2012—2017)》有关情况,发布10起人民法院惩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面临境外毒品渗透和国内制毒犯罪蔓延的双重压力,走私、制造毒品和制毒物品犯罪等源头性犯罪呈加剧之势。
“金三角”“金新月”及南美等境外毒源地对中国的渗透加剧,云南、广东等边境、沿海地区的毒品走私入境犯罪仍保持高位。
同时,国内制造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合成毒品犯罪较为突出,由以往高发于广东、四川等省份开始向其他省份蔓延,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发现制毒活动。
另外,受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膨胀影响,零包贩卖毒品(一般指涉案毒品10克以下的贩毒案件)、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增长迅速。
《白皮书》称,零包贩毒是毒品犯罪的末端环节,此类案件通常占贩卖毒品案件的一半以上,在全部毒品犯罪案件中也占有较高比例,社会危害不容忽视。
相当数量的零包贩毒人员本身吸食毒品,系为获得毒品所需资金而实施毒品犯罪,由此形成以贩养吸的恶性循环。
此外,涉案毒品种类也呈多样化。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包括冰毒和片剂)所占比例不断增长,在大部分地区已超过传统毒品海洛因成为最主要的涉案毒品。新类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中涉氯胺酮犯罪所占比例最大,涉甲卡西酮、芬太尼、恰特草等新类型毒品犯罪时有发生。
(记者 张尼)
原标题:最高法:零包贩卖毒品等末端毒品犯罪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