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个有机运行的生命体,其永续发展的推动力,在于是否能够依托自身禀赋,为产业的分工合作与能量交换营造一个共生共赢、自然代谢的价值创造环境。产业发展,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打造一个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是产业进击之必须,更是立城兴城之必须。
生物学中的生态圈,指的是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之间自我适应、自我调节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生命体的运动带来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引起环境的变化,而后者又反过来强化了生物的适应性,从而推动整个生物界持续演化更新。在城市的层面,产业生态圈同样是一种多维网络体系,它需要一定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等要素能够有机排列组合,通过产业链自身配套、生产性服务配套、非生产性服务配套以及基础设施配套,达成产业的自行调节、资源的有效聚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充分发挥。
产业作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基础,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作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式,产业新城是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承载。现代产业生态理论研究表明,产业新城的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圈理念。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方向,促进产业上下游和协作关联企业,通过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为产业生态圈,不仅有助于建设起园区的专业化品牌与标准化管理体系,更是推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如何在产业经济增长与空间结构治理中取得平衡,切实做到城市业态与形态的相互促进与互补共生。在一个交通潮汐式循环突出、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园区生活配套不完善的城市,产业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不能更有获得感。为此,成都需要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态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
“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主题城市社区”、扭转“有企无业、有业无链”和“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变“工厂成都”为“总部成都”、把“微笑曲线”全流程留在成都……
当此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面对园区配套不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缺,产业配套率不高、行业聚合力不够等突出问题,重新审视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针对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的构建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与新举措,其核心目的正是要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惟其如此,成都的产业才能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而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的形成,也将让城市变得更有实力、更具魅力。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一个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不仅利于产业的兴盛,更是人们福祉的提升。我们在城市生产,同样在城市生活,这两者相辅相成,而非互相割裂。功能配套完善、彰显文化风貌、体现生态宜居的产业社区,是产业新城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对于城市生活的深深向往。
让我们携起手来,凝聚共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积极投身于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伟大进程中,共同见证成都产业的“蝶变”之路!
原标题: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