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治理的四斗渠迎宾大道段被绿植覆盖 本报资料图 摄影 胡大田
在成都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重拳治水是重要一环。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成都治水十条”列出了强力整治296段黑臭水体任务清单。据悉,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719个排水口排污治理措施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整治效果评估与查漏补缺。接下来,将按照“治水十条”要求,督促指导各郊区(市)县抓紧完成首批查明的243段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及污染源排查工作。
对污染源台账式管理
多渠道增加环境用水
如何排查黑臭水体?据了解,2015年,按照相关要求,市水务局、市环保局会同11个区县政府,对城市建成区(绕城高速以内)的地表水体进行了排查和水质检测,共排查出53段黑臭水体。其中,轻度黑臭25段,重度黑臭28段,总长度约144.6公里。随后,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分别在官网上将黑臭水体名称、水体类型、起始边界、长度、黑臭级别、水质状况、治理责任人及达标期限进行了公示,并报住建部纳入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并适时进行情况更新。
如何编制治理方案?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各责任区均委托第三方对确定的黑臭水体进行逐河逐口污染源排查,共查出719个下河排水口排污。针对污染成因,按照“截污、清淤、输配水、深度生态治理”等技术要求,对每一段黑臭水体都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治理方案,通过市政设计院组织的技术审查后,按照相关建设程序开展治理工作。
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污染源?“目前,全市对污染源实施台账式管理。”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表、一河一档”要求,各责任区建立了黑臭水体治理台账,将辖区内河渠总数、长度、黑臭水体数量、排污口数量、污染源覆盖区域及针对性措施纳入台账内容,做到完成一个污染源治理,销号一个污染源;完成一段河渠治理,销号一段黑臭水体。
如何多渠道增加环境用水?据悉,第九污水处理厂已有30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用于补充清水河、肖家河环境用水;第三、四、五、八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已稳定运行,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提升到地表Ⅳ类标准(不计总氮)。再生水管道、泵站工程等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力争2017年底前启动建设,为城区缺水的中小河道补充环境用水。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营造良好治水氛围
如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据了解,市水务局将会同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察室、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督查力度,定期通报治理进度,督促各责任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高质量地推进治理工作,高标准地完成治理工作。对因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整改不及时、管护不到位,导致治理目标未按时完成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如何加强执法监管?据介绍,市水务局将督导各区(市)县加大对河渠沿岸小作坊、餐饮店、农家乐、洗车场、屠宰场、洗砂场、养殖场等违法排污企业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各种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违法行为;进一步严格建筑工地监管,依法查处随意破坏排水设施的行为,确保排水系统稳定运行。
如何营造良好氛围?“我们鼓励社会团体、志愿者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河渠水环境治理与管护,共建共享治理成果;建立河渠水环境有奖举报制度,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查处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访谈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阎星:
构筑水生态文明 提高水环境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在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阎星看来,“治水十条”的出台,对于构筑水生态文明,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阎星表示,“治水十条”落实了中央、省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战略部署,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以重拳治水为着力点,提出了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的目标和实施路径。同时,“治水十条”是成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利于从制度上更有效地应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
“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构建河湖生态水网体系,塑造城乡水生态风貌,有利于弘扬蜀水文化,提升成都城市功能品质,塑造现代人水和谐关系,营造宜业宜居宜商的人居环境。”阎星说。
绿色科普
什么是再生水?
再生水是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可以把处理后的水用来作为城市环境生态用水,这已成为世界不少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性对策。
据了解,再生水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成熟,以色列的再生水利用率达90%,居全球之首。以新加坡为例,生活及工业废水是新加坡的重要水源之一,它通过与雨水完全隔离的系统收集到废水处理厂,经过净化处理成为达到国际标准的再生水,这就是新生水的水源。目前,该国拥有4座新生水厂,提供非直接饮用水约53.24万立方米/日,约占全国用水总需求的30%。本报记者 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