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正式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现在全省森林覆盖率只有36.88%,要达到目标,还要提高3.12个百分点。
近3年,我省森林覆盖率年增幅不过0.25个百分点。换言之,要完成既定目标,每年须增加0.8个百分点,增幅要大幅提高。这也意味着,今后每年营造林不低于1000万亩。这个目标,能实现吗?□本报记者 王成栋
A老战场
任务提高近一倍,绿化地块还不少
“都在自我加压。”谈及这个话题,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童伟给了一连串数据:今年国家下达557万亩的年度营造林任务,四川主动将其提升了近一倍。
底气,首先来自于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不断扩域。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省累计实施4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2.74万亩,并完成沙化土地和干旱河谷治理9.1万亩。从完成量来看,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着眼于未来,我省正在扩大重点工程实施范围。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林业厅已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25度以上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以及严重污染耕地共三类土地退耕还林需求申报工作。目前,相关需求已经汇总,分别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同时,我省还明确,将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列入林业用地规划,“正在核算面积有多大,估计总量不会小。”
让四川有底气的另一个因素,是重点区域。
“四大片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生态脆弱区广布,为大规模营造林提供了可能。省林业厅计财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4年,我省将60%以上的中央和省级林业财政资金、80%以上新一轮退耕还林年度任务安排到贫困县。
“总之,造林地块和骨干项目都已经具备,完成任务只欠‘东风’。”前述负责人说。
B新动能
造林成本高,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一起上
“东风”,指的是资金。经过多轮国土绿化,我省未造林地块多数造林难度大、成本高。以川西北高原的干旱河谷为例,多年监测显示,每亩造林成本在万元以上。上半年,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营造林资金17.6亿元。每亩成本307元,这还不包括管护维护费用。
造林的钱从哪来?“当然是用好财政资金。”童伟说,仅上半年,我省就新设了绿化全川、旱区生态治理、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治理三个资金专项。这也让省级以上财政的营造林投入同比增长33.3%。但这并不具可持续性。
在对财政资金精打细算的同时,我省将目光投向了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
“这并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我们确实有这个潜力和可能。”省林业厅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处负责人列出一组数据:前6个月,我省通过集体林权“两证一社”[经济林木(果)权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农民互助合作社],共落实抵押贷款超过10亿元。只有林农等非公有制造林主体解决了融资渠道,持续造林才会成为可能。
省林业厅统计,连续多年,我省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占全省总量比重都在75%以上。
“未来的增长点还是在这里。”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我省上半年就通过省绿化基金会、大熊猫碳汇专项基金,融资超过1亿元。此外,我省还将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造林、碳汇造林等绿化新模式。
原标题:森林覆盖率 4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