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败关键取决于产业。成都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产业发展,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之脊梁”,深入产业生产一线,聚焦我市推进产业发展取得的进展成效,见证全市上下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科学作为、热火朝天搞建设的火热场面。
昨日上午9时刚过,位于青白江区祥福镇的百利威成都项目工地上就忙碌了起来——二期6号仓库已经全部封顶,正在进行门前的土地整理和部分室内装修。项目经理陈余平一大早就赶到了现场,除了紧盯项目建设进度之外,他还要跟几个有入驻意愿的企业进一步沟通,“很多企业都很看好青白江在现代物流业上的发展优势。”
百利威成都项目,只是青白江区众多现代物流项目中的一个。在其周边,丰树物流、安博物流、新地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均已落户,一个现代物流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在《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明确了青白江区发展现代物流(铁路)、口岸服务、加工贸易、跨境贸易等产业,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顺势而为,依托“蓉欧+”战略重要承载地的优势,青白江区“内陆亚欧门户”已雏形初显。
产业集群正形成
2015年3月,由北京霍氏集团投资的百利威成都项目签约落户青白江区后,就迅速开始了厂房的建设工作。今年6月,包括1、2号仓库在内的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壹药网、安居易等配套企业也即将入驻。“这几年,成都发展迅速,西部交通枢纽的功能日益增强,很多企业布局西南都首选成都。”当年经过深思熟虑的考察之后,霍氏集团最终决定将西南地区的布局点位落定青白江区。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今年年底二期也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到时候项目总面积将达到12万平方米,可以满足近200辆大型货车同时作业。”陈余平说,项目全部建成后,在覆盖川、贵、云、藏等市场的同时,还能实现与北京、沈阳、武汉、广州、西安等地的快速连接,并将延伸到南京、长沙、郑州等区域。此外,借力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独特优势,也可逐步为入驻的电商及其他成长性企业实现部分欧洲市场的开拓与覆盖,形成完整的全价值链服务体系。
产业优势引凤来
全市产业规划布局中,青白江区作为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其优势究竟在哪?近日来众多与物流产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大咖们陆续前来考察为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
8月18日,苏宁云商物流集团副总裁王长林一行到青白江区考察。据悉,苏宁云商有意在青白江区建设四川智慧云仓、苏宁四川快递分拨枢纽,以及农村电商中心与供应链管理中心,并借助“一带一路”引入沿线优质商品,将苏宁及平台客户的优质产品销往海外。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销售规模50-60亿元,年税收贡献达到8000万到1亿元。除此之外,复地集团、华润置地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万贯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接踵而至,青白江区物流园区是必看点位。
“产业发展,就要有企业来。”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后,青白江区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招商政策,建立和完善了“1+6+11+N”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即由区商务投促局统筹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区科经信局、区财政局等6个部门全力配合,11个乡镇(街道)协同推进,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化的招商平台、企业、机构共同参与。此外,还组建了现代物流专业招商队伍,定期到北京、上海、广州、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
产业带动促转型
昨日上午,成都铁路港一份统计报告也新鲜出炉:1-7月,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共开行429列,发送集装箱3.52万标箱,同比增长110.29%、118.63%。集装箱中心站实现吞吐量29.87万标箱。铁路口岸监管箱量2.37万标箱,同比增长221.84%。
在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后,传统老工业基地青白江区转型思路也更加明确:加快建设“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坚持“港口立城、产业兴城”的发展战略和“1港+3城+N个特色镇”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借助区位优势,全域做好成都国际铁路港配套工作。
产业是转型的“助推器”。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的产业发展定位,青白江区将加快发展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代物流(铁路)、口岸服务、加工贸易、跨境贸易等产业,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集聚区,用产业带动城市转型。
对此,记者了解到,下半年青白江区首先将加强功能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车辆服务中心、多式联运工程等5个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其次将着力增强口岸枢纽集散能力,深化与上海、深圳等36个节点城市的联运合作,试行“成都-广西-泛东南亚”班列,力争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同时还将争设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促进与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馆项目合作,切实增强陆港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集成力。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