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 时刻准备着“监”与“守”

2017-08-24 07:09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res01_attpic_brief

“接到案件,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调查核实。无论路程有多远,时间有多晚,我们都会确保每一个案件有查改、有办结、有反馈。”每日清晨,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三科副科长李冰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有无交办案件。任何一起群众的信访投诉,无论地点在哪儿,时间是早是晚,他们都会以最快速度进行处理,绝不耽误。

作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监督者,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为了城市的天蓝地绿水清,正“时刻准备着”。

近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创造亮点、突破难点、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大了监察执法工作力度,加强和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监督,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了环境监管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推进了监察执法工作的创新发展,为我市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执法监管

不打招呼 不定时间 直奔现场

晚上10点多,当大家都在家里准备洗漱睡觉时,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却在接到任务指令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放风的大爷,看到外地牌照都很警惕’……前段时间完全不敢生产,听说在月底之前要强行关停,让工人师傅抓紧时间把已经接到的订单赶出来。大部分工人都是在晚上才来偷偷赶工的……”前段时间一篇称武侯区金花镇有制鞋厂在夜间偷偷生产的文章出现在微信公众号。为了核实情况是否属实,夜里11点,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夜查小组来到金花街道,实地检查企业关停情况。一圈下来,时间已是凌晨1点多,在各小分队均未发现有企业偷偷生产的情况后,小组才安心地离开。

这样的检查不在少数,而像这样不定时间、直奔现场的执法方式也是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日常强化执法监管,提高监管效能的手段之一。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我市坚持执法创新,深入开展“双随机”抽查,按照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接奔赴现场、直接开展执法检查的“两不两直”原则开展突击检查,并全面开展“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执法检查与后期督察检查相结合、昼查与夜查相结合、工作日查与节假日查相结合、晴天查与雨天查相结合”的六结合检查方式,避免了执法检查中、检查后的人为因素干扰和执法过程中走形式、走过场现象发生,全过程做到了执法有痕,进一步营造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全面应用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了“成都市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和污染源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建立了统一、全面、规范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采集、校验和公开机制,使各类环境信息做到实时更新。坚持制度创新,加强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了责任制、联动机制、监管体系,实现了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全覆盖,并将“网格化”监管责任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中细化,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还坚持管理创新,夯实企业监管基础,落实了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现场检查,开展了自动监控设备强制定检、自动监控设施数据有效性审核现场检查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在线监控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在线监控传输有效率均达到国家要求,并连年名列全省前茅。

守卫治理成效

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

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成都说到做到。据了解,上半年全市环保系统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49件,处罚金额8485.25万元,而这个金额远超2016年全年3900万元的处罚金额。

“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狠抓了各项工作落实。一是按照3年一周期,每年不低于1/3个区(市)县的办法,对全市共22个区(市)县作出的行政行为执行情况开展环境监察稽查、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规范和提高了环保部门的履职行为和能力水平。二是加大了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持续开展了大气、水、危险废物、建设项目、‘三无’企业、汽车4S店等专项执法检查,对专项执法检查中涉嫌犯罪案件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了移送。三是在对环境问题信访处理工作中,从2008年到2016年信访投诉量由1200余件增加到21000余件,增长约1650%;做到了‘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受理率100%,办结率100%。”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全市环境监察执法效率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了“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和目的,进一步彰显了打击威力。据统计,2015年-2017年7月,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523件,处罚金额1.98亿元,其中实施按日计罚26件,查封、扣押108件,行政拘留197件,刑事犯罪28件,停产、限产68件。

专家说——

成都市金沙智库首席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杜受祜:

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人人有责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从过去‘盼温饱’发展为‘盼环保’,蓝天白云和清新空气可谓人民的向往。”杜受祜如是谈道,目前,中央、省委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位城市,成都必定肩负重任。

那么,成都生态环境该如何实现共治共享?“首先,我们都要建立一个既紧迫又理性的认识。为何要紧迫?我们知道,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特殊性、复杂性等多种特征,治理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加快步伐,抓紧落实各项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治理大气污染是个长期的过程,伦敦摘掉‘雾都’帽子花了二三十年,我们的治理工作也不会是一蹴而就,这点上全社会都应该理性对待。”

接着,杜受祜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角度阐释了他的看法。对政府来说,自然是要按照方案措施,根据减排目标,倒逼工作落实。对企业来说则是要加大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最后,生态环境也是我们市民的事,我们要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自身做起,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坚持低碳消费,坚持绿色出行,珍惜环境治理成果,毕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我们大家的。

记者 缪梦羽 摄影 马丁

原标题: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 时刻准备着“监”与“守”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